余秋追问:“你再好好想想他生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没有?好好的人是不会来医院的,这生病咱们得想办法找原因。”
说话的时候,她让患者张开了嘴巴,想看一看对方的扁桃体。
结果这人嘴一张,余秋就看到了溃疡,口臭也扑面而来。
余秋下意识地屏住气,感觉刷牙是个良好的习惯,为什么大家就不能接受呢?
病人的妻子还在否认,不吃药,他家身体很好,他们家里头都不吃药。
余秋指着他嘴里头的溃疡道:“那这个呢,就没处理过?”
那病人的妻子伸了头看了一眼,恍然大悟一般:“这个呀,开了点儿草药。”
余秋顿时有种想要晕厥的感觉。同志们,草药也是药,为什么你们老是觉得草药不是药呢?
每次一说起来是药三分毒,你们就自动将草药跳出药的范围,这个事情是很要命的呀。
“吃的是什么草药?你还记得吗?”
这回倒是患者开口了:“什么草药啊?龙肝泻胆丸,多好的药。每回我一上火吃这个就好。结果这回吧,吃了还是不好。大夫,你再给我开点儿下火的药哎。”
余秋一听这个名字就顿时默然,还泻火呢,再泄火搞不好小命都没了。
龙胆泻胆丸是一味古方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也确实效果不错。
但是这个古药方传着传着就出事了,里头有一味药叫木通。
其实按照古方的记载,这个木通清朝之前用的都是木通科植物白木通,在宋代以前的文献里它不叫白木通,也不叫木通,而叫做通草。清朝中后期木通这味药又加了川木通。这两种药都用的挺好,没出现什么大问题。
问题就出在大约清末民初时期,一些药材商人错误的将马兜铃科的植物当成木通来收购。因为是从关外来的,所以这味药又叫关木通。
关木通易得价廉而且能够达到中成药质量检测中的化学指标,后来就逐渐取代了白木通与川木通的地位。关木通最大的特点是含有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具有抗感染和增加吞噬细胞活性的作用,但它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可以损害肾小管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尽管80年代老5版的《中药学》就已经提出了关木通对肾脏的损害,此前也有学者发现关木通可以造成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案例,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大概是因为关木通应用太广泛了,官方机构对这种肾脏毒害认知不足,1990年的中国药典居然神奇地将关木通作为唯一的木通收录。
此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关木通事件,也叫马兜铃酸事件,又或者叫龙肝泻胆丸事件,算是一桩著名的药害事件。
用当时他们中医学老师的话来说,这件事情让中医有苦说不出,很是狼狈。
更狼狈的是那些因此患上尿毒症的病人,不少人后半生都得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给自己与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生理以及经济负担。
余秋心里头有数了,这个人很可能是因为长期服用龙肝泻胆丸导致的肾脏损害。
“泻火的药你先不要吃了,咱们先解决你的肾衰竭问题。”
她拿着检验单,表情严肃地看着对方,“你这个情况比较严重,得去上面大医院看,必要的时候做血液透析。就是要把你的血抽出来清理一遍再输回头。”
患者家里人吓了一跳,感觉这个大夫有些小题大做。他不就是拉肚子吗?哪有这么严重。
“你的重点问题是无尿,你的目前的症状提示很可能肾脏受到了损害。”余秋正色道,“赶紧过去,这件事情不能拖。我告诉你,早点处理还有希望,越拖的话后果越严重。”
余秋见过不少患者,明明一开始情况还好,却不愿意接受正规的治疗,非要去找一些不负责任的草药郎中,寄希望于神奇的草药可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肾功能。
结果那些草药郎中自己也搞不清楚,开出来的药物本身就具有肾毒性,反而让情况愈发糟糕。
患者还老大不情愿,倒是他的妻子有决断,直接领着人去坐船了。
余秋给他写了病历,又当着他的面打电话给工人医院。目前有血透机的地方实在不多。按照这人的肌酐水平,其实已经可以下尿毒症的诊断了。
不过余秋希望更审慎些,尽可能让病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太大的影响。
病人离开了,余秋转过头去看何东胜的同学:“你是不是用通草煮的赤小豆汤?”
那人茫然地点点头:“对呀,那个下奶。”
果然如此,余秋就知道一道下来的著名药膳方子,鲫鱼通草汤。
“不要吃了,你们先处理现在的情况,把你老婆也带过来。”余秋正色道,“都吃的一样的东西,你看病你得把她带过来看病。”
何东胜的同学有点儿懵,还有些犯难:“我娃娃还要喂奶呢。”
余秋苦笑:“不治好了病,怎么给娃娃喂奶?搞不好到时候娃娃也要生病的。”
何东胜也在旁边帮腔:“看病的事情你得听小秋的。他都忙成这样了,让你带你老婆来,你就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