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来地震啊(捉虫)(1 / 4)

七零妇产圣手 金面佛 3560 字 2023-12-17

余秋压根不知道有没有地震。

国内地震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她正备战高考, 语文跟英语老师都给他们押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作文题。当年刚好赶上奥运会, 结果天灾**不断, 大家都祈祷天佑中华。

再往前头数数, 那大概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 这事儿她实在印象太过于深刻。

公选课上, 老师带他们看过电影, 何况1976年发生了好多事情呢,可谓天灾**不断, 想不记得也难。

可是现在是1975年的2月, 东北有地震过吗?不知道,她真的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这是件残忍的事情, 因为大概只有死伤人数上万的地震才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浅浅的一笔,让人们有可能记住。

至于其他规模不够大(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地震,即便发生了也很快就被遗忘。

只是对于经历过或者家人经历过的人而言,那却是永恒的悲剧。

胡二姐当场抹起了眼泪, 她现在真后悔自己非要跟着余秋过来长见识。韩朝英亲自参与过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光这件事就足够压胡二姐死死的。

所以听说海城这边有全国第二例也是全世界第二对试管婴儿双胞胎要出生的时候, 秉着没鱼虾也凑合心态的胡二姐软磨硬泡, 坚持要跟着余秋一块儿过来出差。

她哪儿想得到, 她一来就赶上地震啊。

胡二姐真是心酸的无以复加, 当场就能嚎啕大哭。

余秋立刻拉下脸:“这只是传言而已,又不做真的,不要制造恐慌情绪。”

胡二姐现在特别害怕得罪了余秋, 这人就不让她去苔弯了,吓得立刻又收回了眼泪,只可怜巴巴地看着何东胜,希冀可以拿到免死金牌。

何东胜也是满头雾水,他事先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不过小秋已经提供了最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地震监测部门捕获了持续的微小震荡。

他搞不清楚这些究竟提示着什么,但专业人士有他们的专业分析方法,地底下的事情地上面的人看不见,他们还是相信专业判断会比较好一些。

何东胜安慰余秋:“你别着急,我先打电话问问看。”

余秋点头,让何东胜去忙碌。

其实即便地震部门证实了他们听到的消息是真的,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地震部门也没办法预测地震,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真正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人可以利用火箭卫星观察大气变化,精准到小时的预报天气,但却没有办法钻入几十米深的岩浆监测地壳的运动。

人类对地壳运动知之甚少,更加不知道地震发生的规律,也许地震本身就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科技即使发展到2019年,当地地震突然间发作的时候,人们照样满脸懵。

地震局的存在意义不是预测地震,而是研究地震。所有的地震预测就像世界杯时期的章鱼帝保罗,带有强烈的猜测色彩。对于那些号称自己成功预测了地震的人,也就是随机事件。预测千百回,猜对一次,这种所谓的预测成功有什么意义呢?

地震又不是天上下雨,预防手段带把伞就行。更要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那可是大规模的撤退,最容易造成的就是群体性恐慌事件。搞不好发生踩踏造成的**比可能存在的天灾更严重。

余秋也搞不清楚,这些道理她都明白,那她为什么还要执着地去追问一个消息的真假?

大概是因为她人正身处海城的妇产科,这一层楼都是准备生孩子的孕妇以及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

万一地震发生的话,他们的求生能力是最弱的。

她期待的是一个辟谣,地震部门并没有监测到那些数据。即使这并不能证明地震不会发生,起码也能够让她稍微心安一些。

何东胜挂了电话,转过身冲她摇摇头:“还需要核实消息,格委会那边没有收到报告。”

余秋悬着的心稍稍落下。既然他们没有往官面上打报告,那就代表情况应该没那么危急,最起码地震部门自己也不认为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高。

旁边围着的一圈大肚子跟家属也跟着重重地松了口气。

还好,幸亏没有地震,不然的话,他们这么多人怎么撤退呀?

这可是小年夜,大东北户头的气温有多感人?欢迎来到哈尔滨冰雕节。请问你是想把自己冻成青萝卜还是红萝卜?

这种天气撤退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大人还好讲点儿,咬咬牙扛着也就过去了,小娃娃搞不好会冻出个好歹来的。

本院的医生护士趁机劝众人:“行了,大家伙也别害怕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吧,今天可是小年夜。”

立刻有人开玩笑:“小年夜,医院也不请我们吃顿好的。”

马医生笑得直摇头:“我到自现在还没吃上晚饭呢。”

生孩子这种事情特别容易扎堆,逢年过节,越是喜庆热闹的时候,孩子越是迫不及待地要钻出来凑热闹。

所以产科永远鸡飞狗跳。误了餐点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当真没什么好稀奇。

何东胜立刻打开了自己随身拎的包,抓出了饼干,送到马医生面前:“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