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太火,而且属于锦城文工团出品,所以周清和那些军区领导们一起商量组织了这次全国巡演。
第一场演出的时候,大家还会紧张。
第二场就好很多。
而且来看歌舞剧的多是军人,更有感触,回给她们的反应也让她们更有触动。
这种有来有回的表演,是很触动心灵的。
特别是对一些新人演员来说,这对她们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会让她们爱上演出。
除了军人们,如果该部队有文工团或者宣传队的话,这些和林夏属于同行的人也会来看。
有些军人很热情,还会给她们送花,给他们最纯粹的喜欢。
所以一场又一场表演下来,歌舞剧的演员们越来越成熟。
表演也是越来越精湛。
不过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表演疲劳。
一直表演同一个歌舞剧,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动作台词走位烂熟于心,每场表演又都是一样的。
这让她们慢慢对表演失去兴趣,也不想再投入进去感情。
表演纯粹依靠记忆的本能,这样的表演从表面上看没什么,但是只要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或者说,没有能让人沉浸在剧情里的情感表现了。
因为表演者吝啬于展现角色的情感,观众们自然会有感觉。
一发现这个问题,林夏把巡演的脚步暂停了。
再马不停蹄地赶去下一场表演,效果会越来越差,这和巡演的初衷不符合。
因为是巡演出了问题,林夏和在这个城市表演的军区的领导阐述了问题,申请在军区多住几天。
这么多人,现在带回锦城也不现实。
大家都是军人,而且她们的巡演属于免费,军区自然会帮这个忙。
停下来的这个城市是一个江南小镇,古风古意,很多古建筑保存完整。
除此之外,这座城市的郊外还有一片著名的花海。
是著名的花卉养殖地,品种不单一,每个去过的人,无不夸耀那里的景。
林夏接下来的时间,就带着自己手下的这些演员,步行、看花、看古建筑、看流水潺潺、看各种人。
重新帮着她们找回对生活的热爱,找回自己的情感。
表演多了,谁都会有烦的时候。
林夏和她们说:“每当我们烦躁的时候,不妨把目光再放进这个歌舞剧里,重新去找它的闪光灯,重新喜欢上它。就像你第一次看到这个城市的景物那种惊叹,你第一次表演这个歌舞剧时一定也有这种感觉,找回来,重新爱上它。”
林夏的一番话,让众人若有所思,也面有愧色。
林夏并没有就此批评她们,因为这种状态很常见,重要的在于怎么去克服,而不是去批评。
看完这些景色大家重新出发,只简简单单地看向火车窗外,她们就发现景色很漂亮。
一闪而过,但是岁月静好。
下一场演出,大家都状态重新回来了,而且表演得更好了,每个角色的情感表达,还有她本人对角色的表现,都是更加深刻的。
所以这场演出,早就了空前受欢迎的局面。
一结束,就有无数军人上前握手送花的,激动地夸她们的,非常热情。
因为她们这个歌舞剧,确实是和军人联系紧密,而且更能触发他们的感情。
所以表演得好,也会让这些军人更疯狂点。
林夏这个角色委实很受欢迎,她收的花最后,最后放了一台子,她肯定抱不完。
花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多是附近采摘的野花野草,但林夏很喜欢。
虽然很多她不知道品种,但那些花新鲜又芬香,被束成一束,尽管不是成心去扎的,可恰恰日这样,有种野生美,和这些野花相得益彰。
林夏离开了也把那些野花都带走了,准备做成花包,回头放柜子里熏衣服。
最后一个城市的演出在京城。
此时的京城已经进入了秋天,虽然还没有完全消掉热气,但大家身上开始穿上了外套和长裤。
毕竟这种季节,早晚温差大,大家早上不加外套会很冷。
林夏她们这场演出和京城的那些文工团都没关系,她们表演的地方在京城郊区的一个军区。
这里一个文工团和宣传队都没有。
京城有名的文工团,这里没有一个。
就是因此,周清才在京城挑中了这个军区演出。
免得和京城的文工团撞在一起。毕竟京城文工团的演员,太优秀了。
不过就是没有和这些文工团撞上,林夏她们演出时,也来了不少京城文工团、总政歌舞团、中华歌舞团的人。
还是《红色理想》太火了,而周清靠这个歌舞剧打开了锦城文工团的名号,这些京城有名的文工团,也想来看看现场版的。
电影版的都看过了。
林夏倒是知道这些事情,不过为了不给演员们增加心理负担,她并没有告诉她们。
这样她们会更平常心对待这个演出,也更不容易出错。
因为是最后一场了,林夏对这场演出的要求很高。
上场前,她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