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个厂子的双职工,分了一个小二楼。

冯大哥——冯向东,今年二十二岁,是文|革前的大学生,还是学农的,刚毕业,在农业局上班,谈了个粮食局的女朋友,前途一片光明;

冯二哥——冯向南,今年二十岁,在1966年,在全国各地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下,还是被冯家找到了关系,得了一个当兵名额,他就被送去了当兵;

冯向西,今年十八岁,是高二的学生,各家各户有下乡名额,没有办法,只得安排他下乡;

还有一个冯向西口中的小北,就是冯向北,冯家在连生下三个臭小子的情况下得的一个小闺女,小北就是冯家的小公主。

小公主,今年十六岁,与顾兰从小学起就是同班同学。

目前,已经被父母安排进了纺织厂,还只是临时工,这般着急,是冯妈妈怕送走了一个儿子还不够,过一两年还得再送一个闺女,她就不让闺女去念高中了。

顾兰与冯向北,这一对从小认识的同班同学,承诺一起考大学的,可是谁也没有机会念高中。

而顾家,虽然也是双职工。

但一个在机械厂,一个在袜子厂。

建厂近二十年,房子分了一拨又一拨,就是没有顾家的份,每一回分房,都是优先双职工。

可是,想将顾妈妈调入机械厂,又没有适合的岗位。

最后一步落、步步后。

顾家在如今也没有分到房子。

好在顾家是南京本地人,长辈留下了两间半,还带半个院子的旧房子,挤一挤,还是能挤得下来。

可是,家里三个儿子,还要不要,想不想找儿媳妇?

没有房子,哪有好人家的闺女嫁进来。

顾大哥——顾放,今年二十岁,初中一毕业,就替了顾父的班,进了机械厂。

顾父说:儿子啊,你可千万要找个同厂的对象啊。(这时候,顾父是不知道到了机械厂倒闭,顾大哥也没能分到房子,为了三个儿子有房结婚,将那半拉院子自建成两个房间)

顾大哥是明白家里的情况,拍着胸脯承诺一定找厂里的。

顾父放心了。到了自己儿子结婚时,厂里分房一定有老顾家的份。

他与老伴吃亏在不是同个厂子。

也因此在顾父自己还不到四十岁,就让儿子替了自己。

当然,顾父也不会天天闲着,他有时会在厂里帮工友替班,可以得点钱;有时会去乡下亲戚家走一趟,帮着工友们换点东西。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说出口的原因就是——下乡,听说了每家每户,都得下乡。

得得得,让儿子接自己的班,知青知青,知识青年,总不能让他这个老头子下乡。

顾二哥——顾设,今年十八岁,高二生,顾母在他初中毕业时,就想让他接自己班。

可是,袜子厂大部分是女人的岗位,没有合适的岗位,顾二哥才不想同顾母一样,在车间上工,与妇女们拉家常,织袜子,他不干,自己成绩也不错,考了高中接着念书多好。

后来,街道办事处给家里发了一个下乡指标,他才慌了神,有些后悔。

他才不要下乡呢,他又不是不知道下乡有多辛苦。

他暗恋的学姐,一个水灵灵的女神,下乡后,不过两年,就老了十岁,为回城想尽法子,最后嫁给了一个年过三十岁,跛了一条脚的转业军人。

最后,顾父顾母出了大价钱,又搭了大人情,才买了一个机械厂锅炉工的岗位。

顾二哥为了不下乡,就咬牙同意了。

这个时候,他是怪父母的,当初为什么不压着他去袜子厂上班?为什么早早让才十四岁的弟弟接了班?

从此,他就怪上了弟弟,能不搭理就不搭理,好像全家欠了他似的。

顾兰,今年十六岁,她长得纤细水灵,成绩好,心气高,小小年纪就昂首,对顾爸爸说:我要当大学生。

顾爸爸笑呵呵的说:咱老顾家也能出个大学生了。

可顾兰刚上初中,就不能考大学了。

等顾兰初中一毕业,本来应该是二哥下乡的名额,就落到了她的头上。

这时候,顾兰才伤心的发现自己家也是一个重男轻女的老封建家庭,气得她暗暗发誓再也不回这个家。

顾四弟——顾川,今年十四岁,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学习不好。

初中未毕业,妈妈说让他去接班,他就乖乖的去接班,在车间内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