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这会儿已经已经行刑结束,他答应了的事,得去做了。
初冬将至,萧瑟凛冽。
卫鹤荣这个名字,彻底成为了史书上的一笔。
因着把陈小刀安排到国公府来了,陆府就更加安静沉寂了。
没有了成天叭叭个不停、咋咋呼呼的陈小刀,剩下宁倦安排的侍卫一个个铁面无情,除了执行命令,一句话也不会多说。
史容风猜到情况,一琢磨,便干脆叫唐庆时不时地去把陆清则接来国公府。
陆清则和史容风走得这么近,朝内又是一阵风波。
毕竟是史大将军,护卫边关几十年的战神,大部分人还是不怎么敢评价史容风的,但话里话外,也颇有点史大将军识人不清、交友不慎的意思。
宁倦近来的心情本来就差,看到这些奏本,更是烦躁。
往日他烦躁不安,还能有陆清则安抚,这段日子陆清则避着不见他,焦虑与烦躁便一点点地不断堆积着,但陆清则三天两头往武国公府去,他想趁夜去偷看一眼都不行。
陆清则还在吏部的公文里夹了本奏本,让他不要再插手朝廷里的争端。
这种局面,的确如此。
宁倦出手越有偏向,反对陆清则的人就会越激烈,言官越觉得自己上谏是对的,事情会愈演愈烈。
那些人都不懂陆清则,便那么诋毁他!
宁倦每天都在极力压着杀意,批阅奏本时总是看着看着就气得起来走两圈,才能把火气压下去。
偏生陆清则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似的,每天上一封奏本警告他。
杀意勉强能按下去,但随之而起的,是心底格外膨胀、愈加明晰的保护**。
如果他把陆清则好好地保护起来,这些人就中伤不了他了。
但是陆清则不想接受他的保护,还躲到国公府去。
宁倦抿抿唇,思索再三后,下了一道命令。
隔日,宫里的御令传到了国公府,言国公府年久失修,不便史大将军修养,京郊有一处皇家别院,很适合大将军静养,陛下将别院赐给大将军,让大将军去别院好好修养。
长顺来宣旨时,陆清则也在场,听到宁倦的
旨意,生出了几分愕然。
完全没想到,宁倦居然会选择动他身边的人,将大将军赶去京郊别院。
虽然客观上来说,史容风多年未回京,国公府的确因为常年无人居住,腐朽破损不少,亲兵们三天两头就得上房修补修补屋顶,多少有点寒碜。
但宁倦会突然发来这道旨意,显然就是和陆清则有关。
史容风不清楚皇帝陛下和陆清则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也能猜到这道圣旨的真实原因,眉毛一扬,就想抗旨。
陆清则及时按住史容风,低声道:“大将军,京城嘈杂,您老过去了,也能好好养病,对林溪也好。”
自从武国公府宣布找回了小世子,史容风又病倒后,即使称病不见客,也常有人来叨扰,京城这种名利纠缠之地,要当真谁也不见,也不可能。
那些人除了少部分当真关心史容风身体的外,剩下的多半是好奇从未在人前出面的小世子,猜测他到底是什么样,能不能和武国公府攀个亲事。
去京郊别院静养,对史容风和林溪而言,的确也算是好事。
史容风沉默了一下,终于还是接了旨。
陆清则顺势把陈小刀打包一起送去了别院。
陛下下旨,让史大将军去京郊别院修养一事,不可避免地再次引起了热议。
善于揣摩圣意,精通人性的大伙儿再次思考:
前些日子,陆清则和大将军走得那么近,三天两头地去国公府过夜,陛下突然下这道圣旨,莫不是在隐晦地警告大将军和陆清则?
这一定是对陆清则的打击!
于是反对陆清则的官员更来劲了,朝廷上再次打得十分火热。
在这样火热的骂战里,范兴言从江右回来了。
钦差队伍离京时是炎炎盛夏,回京时已是凛寒初冬,再过些日子,就该下雪了。
范兴言回京的一路上,沿途听闻不少关于陆清则的传闻,心惊肉跳不已,按捺着担忧,先进宫禀明了江右重建后的情况。
宁倦离开前那场杀鸡儆猴很有效,至少他离开之后,剩下的本地官也不敢再有太多小动作,是以一切颇为顺利。
回完陛下,范兴言又赶紧回了趟家,去见怀胎七月的妻子,柔情蜜意地细声道歉安慰。
如此这般,回京的第三日,范兴言才得了空,去陆府拜会陆清则。
陆清则听说范兴言回京了,就猜到他会来找自己,提前做好了准备,挥退了侍卫。
这些人虽然会负责监视保护他,但尚留存一线距离,不会偷听他和旁人说话,这也是陆清则还能容忍一下的原因。
天色将晚时,范兴言带着个小厮,拎着从江右带来的特产和补药来了陆府。
到了书房,见到陆清则,就是一声叹:“怀雪啊,这到底是……”
陆清则看他愁眉苦脸的,比他自个儿还发愁,忍不住笑了笑,给他倒了杯茶:“没事,其实也在预料之中。”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