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 / 3)

彼得罗呆愣。守护这个词, 对于他而言有些陌生。

和守护他家乡那条静静的顿河一样, 守护着大清国的其他地方?

心里头不大明白的彼得罗看着阿古达木理所当然的表情,心里头的疑惑更大。

虽然不想承认哥萨克人和蒙古人的渊源关系,可是他一直以为蒙古人是和哥萨克一样一个居无定所, 随水草而逐的游牧民族,固定守护的只有那座山, 那条河。

嘎尔迪察觉到他的疑惑,却也看明白他没有排斥,放下心来。

身在其中, 只要不带有先天偏见,慢慢的就会适应,会明白。

同样放下心来的林佳将军、阿古达木将军几个人各自去休息, 彼得罗呆呆愣愣地看着众人的背影,感觉更纳闷了。

顺治十五年的五月廿八,盘踞在云南的藩王吴三桂起兵, 广东、福建的尚可喜、耿自忠两个藩王紧跟着响应。

本来和大清官兵顽强抵抗不想被丈量土地的地主们被强迫送粮;本来因为土地新政欢欣鼓舞的老百姓被强拉了兵丁;本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烦恼朝廷对商家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的商家们受到了波及……。

广西总督孔有德看完吴三桂的来信站到窗前看着外头的蒙蒙细雨, 沉默。

从一个前朝的边关守将到起兵叛乱, 再到大清国的马前卒,大清国的一方大员,吃素行善赎罪的普通老人,他这一辈子经历的实在是太多。

儿子斯文懦弱,还有着读书人的多愁善感;女儿果断聪慧,学文学武, 却始终是一个要嫁人的女儿家。而他和老伙计们都已经年迈,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守。

在皇后娘娘和几位王爷领兵到来之前,死守住广西。

做了决定正打算去安抚请战将士的孔有德来到前院,没想到会看到他的女儿一身戎装和一伙年轻的将士们站在雨中,脸上的神色是坚定的不妥协。

他们想要战。

孔大姑娘看着自己父亲脸上毫无战意的表情,沉声开口,“皇后娘娘的重兵营不光早有准备,火器也是大清国最先进。还有南下的八旗大军与驻扎在交祉国的英亲王大军一起围攻夹击……。”

“孔家军请战。”

“吴三桂的大军祸害我们广西百姓,请战。”

…………

众人齐声呐喊,要求出兵。

他们可以理解当初将军为何要主动拒绝藩王之位,现在的形势也让他们感激将军当初的决定。可是如今三位藩王起兵绝对是毫无胜算的局面,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夺得战功的机会。

而且他们的战斗力与吴三桂的大军不相上下,为何要容忍他们在广西边境抢粮抢人?

年轻的儿郎们一身热血,闻讯赶来的老人们都和他们的将军一样无可奈何。

广西部堂孔有德的女儿领着将士们一边镇压广西各地的纷乱,维持朝廷丈量土地、地丁合一的政策;一边朝广东、福建攻打,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

因为他们的带动,各地守军纷纷起兵,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

眼看着大好的大清国,没有人愿意回到大乱世的日子。

各地的女子们跟着家里的男子举着锄头镰刀闯进地主豪绅的家里,和他们的奴仆们互相配合,制服一直抗议朝廷新政的地主们。

“均天地,废奴仆。”

“平叛乱,求安稳。”

…………

本来就因为士族阶级可以有“免赋税、免徭役”而愤怒的老百姓,本来就因为奴仆科举之事在江南推行受阻而愤怒的奴仆们,两方聚集在一起,高喊着口号,协助地方官兵做事,给皇后娘娘的大军摇旗呐喊、领路送粮。

他们要自己争取自己求安稳的权益。

江南各地大乱,工、商阶层都被卷进来,出家之人的道观佛寺也被卷进来。

大清国的阶级矛盾彻底爆发。

文武大臣们知道这些工、商之人是要把借机矛头对准士族文人和道人和尚,再次掀起免税土地之争,从政老辣的他们也知道如何从容应对。可是他们面对当前的大混乱形势目瞪口呆。

更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些“以下犯上”的农户们。

小顺治看着手里的各地战报还有各地方纷乱,看着大臣们的各种心思,沉思不语。

皇上不出声,没有主意的其他人自然也都是保持沉默。

七月廿八,各地的混乱形势再一次发酵,农、工、商好像是把积压了几千年的怒火发泄出来。

北方的士族老百姓也都被卷进来,南方的老百姓们和当地士兵一起冲进窝藏前朝贼寇,在寺庙里行不法之举,占据广大良田的几大寺庙。

他们不是要灭佛,也不是要把铜铁的佛像毁了造武器。思想上日渐觉醒的他们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信佛和供奉这些奸僧淫僧没有关系,和这些剥削百姓的道观佛寺没有关系。

佛在心里,人人可成佛。

朝廷终于有了动静--下一次科举之后,废除科举读书人的免税土地待遇,免徭役待遇。即日起废除出家可以免刑罚的规矩,各大道观寺院土地统一管理,不得逾越;各大道观寺院的人数也由朝廷统一管理,不允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