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26(2 / 2)

都采取‘三什税一’,全年太仓收入应在八百万银两以上。所有的商家也都是‘三什税一’,这样商税也会增加很多。还有以粮换盐引得取消了,此事以后再议论。”

李汝华给大家的信息量太大,唯一的一点就是所有人以后都得缴税,且税率都是“三什税一”。

英国公抿嘴,把要说的话吞回了肚子里。

定国公试探着问道:“李尚书,功勋田呢?要不要缴税?”

李汝华答道:“陛下说皇庄也是‘三什税一’,内廷所有的商铺也都是一样。”

那就没话说了,天子为粮饷连皇家的入息都要拿出来十分一,那么宗室、勋贵、官员就没理由逃避了。

朱由校问道:“有关‘三什税一’,谁有不同意见没有?”

方从哲问道:“陛下臣没有意见,就是想问问是不是秀才也没有免赋税了?”

“大明境内所有人都没有免赋税的了。”

“那会不会影响百姓去读书的热情呢?”

“以后将在一定人口数量的村庄,设置由朝廷出银子的村学,取得秀才资格就可以去教书,也就可以从县衙领到银子。无论是秀才还是举人,不付出则无所得。致仕的官员也可以去村学教书。”

方从哲点点头坐了回去。

朱由校接着说道:“北宋冗官冗吏冗军冗费,导致朝廷积贫积弱。最后被落后的蒙古人夺去了江山。这大明虽是朱家天下,也是所有汉人共有的。不想被建奴重蹈蒙古人强加到汉人头上的噩梦,我们就要避免北宋的错误。”

提起蒙古人给汉人的旧梦,再想想建奴步步紧逼,导致辽东的形式越来越紧张,所有人都感觉到新君语气里的沉重,还有被带出来的强烈压迫感。

“朕听说都察院缺失御史人数比较多,由于六科与督查御史职能重叠,所以朕建议将六科并到都察院,职能不变,科道合二为一,归左都御史管理。”

这可是对吏制的极大变动。

但职能不变,又打消了在场众人的反对意愿。

“最后一项就冗吏了。朕不求恢复到□□时期的冗员为正员的三倍,但是在年前冗员必须减少为正员的五倍内。否则该地主管考核为下等。”

对于裁剪冗员,在座的人没有意见,很快这一条就通过了。

然后就进行到吏部引起的退赔赋税和徭役的丁银上。

户部李尚书站起来说:“老臣以为让所有人把隐田的赋税一次性补齐,实施起来的难度有些大,是不是可以结合隐田隐户的数量化为三到五年偿还。这样在薪俸改革后,一些清贫的官员也能够偿还得了。”

李汝华的意见获得一致的通过。

至于隐户的处置,六部七卿和两位国公一致坚持将投靠的隐户变为官奴。朱由校明白他们的心思,无非就是把错处推到别人身上——要不是这些人贪小,蛊惑了有免税资格的勋贵、士人,哪来的如今人人需要缴纳赋税的局面。既然愿意做家下人、做奴婢,就世世代代做奴婢好了。

官奴与私奴还不同,私奴还有赎身的可能,但是官奴是不允许赎身的。

朱由校想反对,但是包括六科都给事中在内,都不支持他。朱由校只好搁下此事。

“还有一事,是朕要强调的,有免赋税资格的人,超过免税田亩数的隐田,是要收为公田的。现在户部登基的田亩是三点八万公顷,除去军屯的两百万公顷,尚有四点五万公顷以上的田亩。这些吏部和户部、都察院合作,在明年春耕前将此事查清。”

刑部黄尚书问道:“仍然让官员先自查吗?”

不能将贪了朝廷赋税的官员拿下,纵然是为了大局的稳定,他仍然觉得很不甘心。

吏部周尚书就建议道:“老臣以为还是先自查,主动退回这部分隐田的赋税等,考核只降一等。若是隐瞒不报不退,老臣建议削除官籍。秀才和举人削除学籍。”

礼部尚书孙如游极力赞同。

“这些人读了多年圣贤书,已经得了朝廷的免赋税,还贪婪得要另外隐田,是不可忍孰不可忍?!”

作者有话要说:耕地数值用公顷没有做换算,直接引用了网上的数值。

清朝入关后,第一次丈量耕地是一千一百多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