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 陈竹家忙活起来了,程秀丽和陈伟业白天上工,晚上做发绳, 陈竹又教了他们另外几种做法,起码三四个月不会腻。
陈竹白天上学, 晚上则是去小学自习。自习室弄起来, 当初在学习班的同学们都回来了,他们大多数是知青, 白天干活累得不成样, 可晚上还是坚持过来自习。
学习的氛围前所未有的浓烈, 那股想考上大学回城的拼劲也前所未有的疯。
李建斌抽空的时候,还给赵森宇写了信,等赵森宇收到信的时候,都已经四月了, 他也在帝都大学上了快两个月的课。
他将信看了好几遍, 知道在他走后知青点的情况, 在看到陈竹提出的自习室时,他眼里闪过笑意。
陈竹这个姑娘就是会折腾, 但不是瞎折腾。
她做的事很大胆,但每一件事的背后又带着谨慎。也多亏了她当初邀他一起开学习班,他回到帝都之后,手里能握着一笔可自己调动的资金, 不然就太被动了。
他很快写好了信,为了刺激李建斌考大学的愿景, 他特意描写了上大学的美好,每天抱着书本上课,不用做农活, 国家每个月还给补贴,不用交学费,补贴自己一个人用,吃饭买书刚刚好,要是条件差的还可以申请帮学校做事,减轻负担等等。
写到最后,他落下一句话:在帝都等李建斌回来。
将信纸放进信封里,在上面写上地址,又找了邮票贴好,打算明天去学校经过邮局的时候寄出去。
这时,他的房门被敲响,他瞟了一眼,拿出书放在桌上,随意地翻动,“什么事?”
“森宇,妈妈能进来吗?”
“嗯。”
一个模样清秀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她笑着说,“在看书?”
“对。”
李丹见儿子这样,心里有些不悦,在一旁坐了下来,“上回跟你说过的事,你同意吗?”
“我现在不想处对象。”
“那是你二嫂的堂姐,我也见过,长得确实漂亮……”
“漂亮不能当饭吃。”赵森宇淡淡地说。
李丹见他油盐不进的样子,“你是不是还怨我?”这个儿子从小是在他爷奶身边长大,和她并不亲,可怎么样也是她儿子,她想儿子年纪不小了该结婚了,为他打点,他却一副却之不恭的样子,看着就来气。
赵森宇淡淡地说,“没有。”
“你就是怨我,怨我当初让你下乡,不是让你二哥下乡,是不是?”
“你觉得我怨,那就怨。”他无所谓地说。
李丹只好把当初的说辞再一次拿出来,“当时你二哥生病了,根本不能下乡,那只能委屈你了。”
“他只是发烧。”
李丹神色微变,“可去了乡下,一个发烧没药医……”
“下乡的前一天,二哥就退烧了。”他说。
“可他身体虚弱……”
“嗯,没事的话,你就出去吧。”
“我们也没苛刻你,你下乡之后,什么票和钱都给你寄过去了!”李丹说。
“家里缺这些?”他反问。
赵家一直发展的很不错,在最动荡的时候没有被撸下来,赵老爷子从部队上退休之后,赵森宇的父亲赵靖靠着关系以及他自己的打拼,也在部队里有一席之地,现任十三军团的团长,赵森宇的大哥赵建理走的就是这一条路子,现在是一个连长。
家里既然已经有两个人从军了,那么赵靖和李丹就想着另外两个儿子可以不用再从军。赵森宇从小是在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身边长大,赵老太太一直遗憾家里没个读书人,而且很有远见地认为,国家以后需要科学家,就希望赵森宇往这方面发展。
而和赵森宇不同的是他的二哥赵建理,照理说,赵建理为老二,应该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孩子,但因为赵森宇从小不跟李丹亲近,李丹和赵建理母子情深,大儿子从军受的伤不计其数,她就希望二儿子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就行,以至于赵建理是三个儿子中最平庸,但也最得李丹喜爱的。
当初下乡,应该是赵建理去,可他突然发烧,李丹本来就舍不得他去,就有了借口换了赵森宇去。事后,也没少弥补赵森宇,但谁都知道,下乡有多苦。
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母子情,更加的破裂了,幸好赵森宇对他母亲从来没有太多的感情寄托,他很平静地接受了。
当初接受陈竹开学习班的提议,也是他明白,一旦回到帝都,家人急于想弥补他的心理也会减少,并且因为他靠着考上大学回来了,他们更会认为他不需要被多多照顾。
反而赵建理被安排的很好,被安排进了炼钢厂做了一个副主任。
赵靖在李丹的枕边风之下,对大儿子最严格,对二儿子最宠爱,对三儿子最冷淡。
在赵家,唯二会心疼他的,大概只有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但他们也不能学李丹,把一些事做的太难看,明面上他们还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孙子,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