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配(2 / 9)

p;amp;gt;

朝中的这些官员都很清楚的知道一点,朝廷并没有多少钱。</p>

正是因为没钱,想要参考陈亘配合西安官员的办法解决青.楼的问题,难!</p>

朱元璋不是不清楚想做好这件事有多难,可是朱元璋是真有心。</p>

“既然有人做到,你们该不会再想告诉朕,你们做不到!”朱元璋不善追问,底下的官员不禁苦笑。做得到做不到,难道是他们其中哪一个愿意就可以的?</p>

“但不知陛下会让朝廷如何支持办理此事?”朱元璋问出心中疑惑的同时,有人站了出来。</p>

考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的杨士奇,虽为最末的官吏,但有了上朝的资格,也是不怕事的站出来,就站在众人可以看见他的位置对朱元璋提出问题。</p>

朱元璋半眯起眼睛瞅了杨士奇半响,“这是新科进士?”</p>

虽知是新科进士,可是人太多了,朱元璋没能记住他们所有人的名字。</p>

“杨士奇!”太子接过话,这个人太子早年就从朱雄英和朱至的信里听说过他了,当看到进士的名单有他的名字时,当时太子就在第一时间让人调来他的文章,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见地,是个人才。</p>

朝会之上,其实似他们这些小官轻易是不会开口的,但杨士奇问了,朱元璋就得回答。</p>

“你想要朝廷怎么支持?”朱元璋满意于终于有人愿意出面,不管这个出面是为了什么,只要有人接话就很好。</p>

“西安可成事,皆因上下一心。各方通力合作。”杨士奇就事论事,“人、钱皆须到位。”</p>

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正是因为都清楚,因此才觉得难。</p>

“若朕可以保证这一点,你敢让应天变得跟西安一样吗?”朱元璋有此问,杨士奇既然敢出这个面,代表着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未必不会落到他的身上。</p>

满殿的臣子果真无人听出朱雄英所说的西安一系列事中,所费的人力和财力?</p>

但他们太清楚大明的家底,岂敢保证他们有心办事,后面都能配合?</p>

况且,青.楼之地,秦淮河上,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那远非一个西安可比。谁要是揽下此事,得做好准备。</p>

“臣敢。”可是,杨士奇游历四方,既长了见识的同时,也见到了大明的第三代是什么样子。</p>

大明是真正的有心人,有心于救那些苦命的女子脱离苦海。</p>

纵知晓此事千难万难,并没有因此而有所迟疑,反而更坚定。</p>

既为人臣,本就为君为民,若能救人于苦海,试问他何以不为?</p>

杨士奇知道,不管是太子或是朱雄英都喜欢干实事的人,因而他们若想平步青云,须得有不怕事的决心。</p>

恰好,杨士奇并不怕事,尤其不怕在做可以解救万民的事时遇上何种困难。</p>

“好!”朱元璋赞许一声,很是满意。“年轻人就该是这个样子,行事知难却不退,敢于担事。好!”</p>

朱元璋赞许着好,也不能只一味的赞许好而已。</p>

“从现在开始,各部衙门还有应天的军队都配合他的行事。”朱元璋下令,这刚好也是杨士奇所追求的。</p>

“另外要多少钱你跟朕提,朕一定会满足你。”朱元璋没有忘记刚刚说好的人和财都得配合上。</p>

既然答应了,朱元璋还得让人办事,那就得该配合的配合上。&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