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战金刀 才华买单价(2 / 5)

带有太过浓厚的情绪,清清淡淡的,但编钟的背景音却极其悲凉,如泣如诉……

录制现场的观众们不知何时,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唱作人的歌声与词是偏向中国风的,但编曲与编钟的振动,却比抒情多了大气、比民谣多了股破釜沉舟的锐气……

仿佛每一句歌词娓娓道来,听时只觉得悦耳,却过耳不忘、极具画面感,情绪也在这其中层层递进了。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明明是听着一首歌,却好像身临其境地看了一场电影,旁观了数场人生。

苏荷就是现场的一名观众。

在此之前,她不是任何唱作人的粉丝,更没听过孔珂的名字。

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大学老师,这次来到《我是唱作人》的现场,是因为一个回校探望她的学生递给了她两张门票,说这个节目特别有意思。

当时在一旁的同事听到了双眼一下放满了光亮,就替她应了下来。

来到现场,与其说是她自己来,不如说是陪着人来。

她的兴趣爱好是阅读与写作,尤爱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平时并不太听歌。

她觉得什么歌都不错,但也都差不多。

拥有传/销般魅力的广场舞神曲她觉得好听,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她也觉得好听,广为人知的神歌能跟着哼两句,甚至是校运会上激情蓬勃充满生命力的背景音也觉得不错……

都觉得好听,但也都没特别爱听。

作为一个文字创作者,苏荷向来觉得自己是非常有共情力的,按理说音乐这样能直抵人心灵的艺术,她应该很能get才对。

但就是很神奇,她大概能分得清好听与不好听,口水歌与高难度,艺术性或流行性。

但就像做题,能分析能做出来,但不爱做,不然也许她现在就是一个科学家了。

对于好听的歌,她能听,喜欢听,但是还不如爱吃的饭菜,没有不行。

包括今日来到《我是唱作人》的录制现场,她完全不否认,前面的八首歌以她的目光来看,非常不错,是好听的音乐。

但要说给她触动,还不如现场济济一堂万众欢呼的氛围带给她的震撼更大。

因为这样的氛围,有种人海茫茫中,我们今日欢聚一堂的奇妙缘分。

待到曲终人散,空寂茫然。

又有种灯光亮起,人山人海被映在大屏幕上,如此欢乐,好像盛世之姿。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苏荷觉得这样的氛围真的棒极了,让她心里涌起莫名而强烈的感动,在思考该怎样提笔留住此间感受。

直到,孔珂登场。

直到,这首让她完全沉浸其中的《战金刀》响起。

该怎么形容呢,从她的目光被场上的编钟吸引的那一刻,从她的听觉被清冷而有质感的嗓音拉入了战场的那一刻,她就出不来了。

她不知道其他人听到这首歌是什么感受,但她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拥有极高的共情能力与画面创作力。

她几乎听完前奏,听完两句歌词后,就确定了,这是战场。

这是一首对战争的赞歌。

从台上这个唱作人的第一句歌词开始,就让她无法拒绝的,将她拉入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厮杀地。

那是太过宏大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又热血沸腾的场面。

这首歌的第一段,在回忆,回忆这场战争的惨烈。

那是鲜血淋漓的残酷,马革裹尸的壮烈。

她好像看见了无数人马嘶吼着为自己鼓足勇气。

初次迎战的小将颤抖着的手举着刀刺破敌人的胸膛。

为首的将军单枪匹马、万夫莫开。

吹着冲锋号角的将士鼓点声愈发密集,举着赤旗的人立于马上身中数箭仍笔直站着……

她好像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敌我悬殊的战争。

“我军”迎敌而上、怀着必死的孤勇和破而后立的果敢。

直到歌曲高/潮部分,这股子从悲愤中透出的昂扬的激情,保家卫国的信念,慢慢转变成了必胜的决心。

大概是一场战争落下帷幕,欢歌笑语、如释重负中夹着浓郁到能够滴出血来的思乡之情,与成功守卫了家国亲人的释怀。

这股释怀,来自脚下这片土地的忠骨英魂。

战金刀,横刀立马,所向披靡。

战金刀,前路凶险,不可回头。

战金刀,我有武器在手,便是家国利器。

……

苏荷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因为一首歌,毫无知觉地落下泪来,从中感受到这样斑驳庞杂的情绪。

几乎让她沉溺其中,难以出来。

因为她的爷爷就是一名曾参与抗战的烈士,她从小就听着抗战的故事长大。

对于那段历史,屈辱却激人奋进,只是想象便好像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她为此害怕,为此惶恐,为此疼惜,为此怀念,为此心驰神往。

害怕与惶恐是对战争,疼惜与怀念是为曾经保家卫国的将士。

心驰神往则是对那必胜的信念、无悔而燃烧的强烈价值——

奉献、牺牲、伟大。

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