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交车上的苏格拉底(1 / 2)

肝了大半夜,上午上课的时候陈韬开了个N个小差,然后数学课上又伏案抄写稿子。  满嘴喷函数的数学老师看了一眼陈韬,很是生气,上一节课他在隔壁班就已经发了一通火了。  昨天学校开会公布了这届高考的奖励方案,除了考上名牌大学的师生奖励,还有优秀单科成绩贡献奖,如果能再取得市单科状元,最少奖励一万元。  老头子年轻的时候成绩优异,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但这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成绩越带越差,反而比不上那些新来的大学毕业生。  他啪的把卷子拍在桌子上,气冲冲的走到陈韬身旁,一把拿起他抄写的稿子。  “我在讲课,你不抬头听讲,在这里写什么。”  上课写其他科目作业这件事每个科任老师都无法容忍。  扫了一眼稿子,数学老师闭上眼呼了一口气,把稿子随手扔在桌子上,高三了,谁能考上大学,考上什么大学,基本已经定型了,像陈韬这类的,将来专科的材料,没必要太较真,这又不是高一,现在花大力气教育学渣,那诚心是跟自己过不去。  “不务正业,妄想成为第二个韩函?全国只出过一个个韩函,成天的白日做梦,都觉得自己能成为下一个韩函,可能吗?现在咱们就以这几率性的问题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数学老师重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串数字,“假设,有九万人参赛,能进入复赛的人数为二百人......”  这年头韩函事件闹的比较凶,因为他批判应试教育,写了一篇文章叫《穿着棉裤洗澡》,所以一般从事教育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  陈韬望着没有多少头发的数学老师,都说学数学可以用数学公式推算任何事件,果然如此啊,后世有个叫李永乐的清华大学老师就喜欢用数学公式推导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比如赌徒效应等等。  看着一系列牛逼的数学公式,陈韬心想,老师,你这里缺乏一个条件,其中一个参赛选手是重生人啊!  这件数学课以陈韬不切实际的结论结束了,大家一片哄笑,都当个乐子,谁也没当回事儿。  伸了个懒腰,课间就着开水啃早上让茶壶捎回来的干脆面,多少有点儿噎人,要是来笼灌汤包就好了。  把最后一把干脆面用手指缝隙筛了筛倒进嘴里,拍干净手上粘的调料末,从课桌里拿出作文本,开始端端正正把稿子一个字一个字搬抄到另一个格子本上。  陈韬不敢大意,都说字面如脸面,能给人留下第一好印象,是让编辑认真读下去的必要前提,所以他写的格外规范,连标点都不肯用错一个,机会只有一次,不能疏忽大意。  一直到下午第二节课,他终于抄完了。  做个文字搬运工也不容易啊,要是有台电脑就好了,这样获取资讯也便捷一些,04年已经有了网站和邮箱,可以发邮箱,但檬芽还是以信件为主。  现在还没有云盘,U盘在小县城很稀缺,软盘还存在,学校机房的电脑还是那种能插软盘的机子,软盘因其内存太小,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行业所需,基本算是已经被淘汰了,而电子邮箱这时候还处于收费和不收费的讨论争议当中。  谁能想到后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再过三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要推出无限容量免费邮箱。  话说现在买一台电脑得多少钱?陈韬回想了一下,台式机好像得四千左右,笔记本一万以上。  嗯,Intel奔腾4,LG未来窗。  算了算自己的家庭收入,卖粮卖鸡蛋卖牲畜大概一年两千多块,高中学费学杂费各种资料费微机费一年得一千块,再加上食宿费和生活费,偶尔再上个网打个CS啥的,家里一年的收入全供他了。  买不起!  现在看来,网吧也不完全是误人子弟的地方,如果不是网吧,这些买不起电脑的人,上哪接触互联网?  虽然花了很多钱上网,不同程度的耽误了学习,但也融入了互联网世界。  怎么想办法搞台电脑呢?新概念获奖作文刊登了是有点儿稿费的,但也并不多。  当务之急是先把稿子寄出去,邮局不远,就在学校旁观边的大十字路口,绝对是早些年的大哥大,这个十字路口可是通北的黄金位置,邮政面朝东南,一个豪华的圆弧门面。  下午大课间有二十分钟,来回二十分钟足够了。  确定好时间,一下课陈韬就找到了徐晓雅,听陈韬说一晚上造出一篇五千字稿子,徐晓雅一脸不信。  “啥?一晚上?”  “嗯,之前已经有了思路,灵感来了比尿崩还快。”  徐晓雅鄙夷道:“粗俗。”  “诺贝尔文学奖的很多书用词也这么粗俗,越粗俗就越贴近老百姓,越贴近老百姓就越能得奖。”  徐晓雅拿了稿子,两人直奔邮局,出校门的时候保安问了一句:“哎哎哎,你俩干啥去?”  “去对面买文具!”  小门不锁,保安认识徐晓雅,有徐晓雅背书,保安放心,也懒得管。  在邮局寄完稿件,准备离开时陈韬瞥了一眼土黄色的邮票。  清明上河图?2004年10月18日发行的邮票,全套九枚图案,每枚都可独立观赏自成一景,九枚连印,连接起来是一副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全景。  有六分、八分、一块、两块的。  徐晓雅以为他担心稿件被营业员随手一丢不放心,道:“丢不了,肯定能寄出去。”  算了,好像从90年代开始的邮票因发行量太大,都没什么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