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谭美踏上了归程,信心满满的两人失落而归。 原以为落后地区的人更容易搞定,没想到落后县城的人更顽固。 在两人离开之前,陈韬给李建成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了一下天海新闻出版公司的情况,声称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直到这时,李建成才望着窗外的荒凉草原感叹了一句:此子野心甚大啊。 ...... 陈韬其实想打听一下天海新闻出版公司的老板是谁,但李建成没说,这家出版社曾经出过韩函的书,他们现在迫切需要包装第二个韩函。 他怀疑这家新闻出版公司的幕后老板是某明星,可惜现在没有天眼查,不然顺藤摸瓜差不多能推断出是谁。 两天后,陈韬接到了李期纲的电话,一方面是催稿,另一方面是告诉他最近报刊上有关于他的新闻,让他也多关注一些,不要随意接受媒体采访,接受媒体采访时要注意讲话分寸。 陈韬到网吧把新写的两万字稿件给李期纲发过去以后,又在各大网站上搜索了一下,结果没有查到关于他的任何新闻。 从网吧出来,张书兵就打来电话汇报了一个好消息。 新华书店要招两个图书管理员,他通过关系已经拿到了一个名额,如果余芳愿意,她最近几天就可以来上班。 陈韬琢磨了一下,新华书店是国营,这几年效益不好还面临着改革,但贵在清闲,还有时间学习,这个工作还是很不错的。 等改革时想办法承包下来,经营一些教辅材料过渡,后世再进行转型。 等通北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书店直接跨界经营,来个咖啡店加书店加自习室加办公模式,通北虽小,可后来的人们也是很小资的。 “兄弟,这事儿你得帮我。”张书兵在电话那头说道。 “怎么帮你?” “你得帮我跟你姐说啊。” 陈韬对着电话骂道: “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从书呆子转成公务员的,这种事儿当然你自己说的好,我跟她说效果会减一半,你说完我再帮你劝一下事儿就成了。” “那我先试试,你记得帮我说。” 晚上大表姐余芳主动发来了信息。 余芳:张书兵给我介绍了个工作,新华书店图书管理员,工资不高,他说挺清闲的能读书学习,你说我去还是不去。 陈韬:必须去啊,这么好的机会,小地方就业机会少,辍学对于你来说挺可惜的,现在只能靠自己学习提升了,书店里有不少经管的书, 多钻研一些,这几年国家鼓励个体户,万一以后自己开个什么店,有文化有知识好经营,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你就得做足准备。 即使不开店,有经管学问到时候给人去搞管理也行,总比一辈子在底层打工要好,等到四十多岁再学习就晚了。 余芳:老弟说的对,姐现在就和家里人商量。 结束了余芳的聊天,陈韬又给张书兵发了个信息确定。 回到店里,李秋君和几个人正坐在沙发上聊天,几个场都冷清着呢。 见陈老板回来了,李秋君起身拿着账本给他递过来,“营业额直线下滑。” 陈韬看都没看,“正常啊。” “正常?” 李秋君急了。 陈韬坐在沙发上,一条腿搭在茶几上,“大家手里就那么点儿钱,花完就没了,零花钱有限,没办法。” 李秋君撇了撇嘴不说话。 一旁的茶壶碰了碰他说:“哥们儿的手机钱还没攒够呢。” 陈韬心想都怪我当时牛逼吹的有点儿大,现在这几个人都指着他发财,他吐了口气说道:“你MP4找到了?” 茶壶看了看几个女生,心想你干嘛提这事儿。 “没,唐续那个狗日的给我丢了。” 丢了你让他赔啊,好几百块的东西呢...... “快想想办法啊。”李秋君皱着眉头说道。 陈韬两手一摊道: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嘛,我早说过了,过了正月十五会有一个低谷期。” 高萱握着游戏机打游戏,根本不关心这些。 李秋君一脸愁容,如果不算剧本创作,她在这个店里付诸的心血比陈韬都要多。 连陈韬都好奇,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学姐为什么这么怕失业。 “要不我们降价?每场降到五块。” 听到李秋君降价建议,陈韬摇摇头道: “不妥,马上要开学了,你知道刚开学时的学生有多兴奋吗?那种久违的新鲜感会为我们带来一个阶段的营业上走。” 这些都是陈韬早就计划好的,刚放假、春节、开学,三个高峰期。 李秋君问道:“那之后呢?” “你把该做的做好就行了,大方向大决策我来定,小决策你来定,这种行业没什么前景,不过你们放心,我还有别的方法。” 从一开始陈韬就没打算用开桌游店来做赚钱主线,各种因素之下剧本杀店都不适合做赚钱主线,后世这种店也是赔钱的多。 “对了,开学后你姐那边怎么办?” 陈韬现在更担心李秋君要回去给她姐帮忙。 李秋君柔声道: “我已经跟我姐说好了,我三姨今年没事儿,会在那儿给她帮忙。” “嗯。”陈韬点了点头,表示你处理的很妥善。 李秋美那边给不少学生做学生餐,陈韬担心李秋君开学了就脱不开身,没想到她自己解决了,这种有困难自己解决的员工真是好啊。 “茶壶开学了也没空,我们都要高考了,精力要放在学习上,到时候还得靠你,还有高萱,以及你们几位。” 在场除了李秋君和高萱两个女生外,还有三个高考落榜暂时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