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市贝容文化公司总编辑办公室内,陆金波和几个人正坐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人说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陈韬是个何许人也,敢针对韩函以前写的文章进行评击。” 陆金波喝了一口茶道:“一个高中生。” 另一人说:“他跟以往写文章评击韩函不同,别人是质疑韩函,但他只是针对那些文章中的观点。” “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然后给自己增加名气?” 陆金波微微颌首:“不排除这种可能。” “可是他靠檬芽杂志就可以渐渐火起来啊。” 陆金波笑道:“这几届新概念出过第二个韩函吗?” 几人同时摇头。 “光靠杂志和大赛已经很难出圈了,必须有惊动社会的文章,以及惊艳的著作,甚至还有背后的炒作。” “如果只是靠杂志慢慢养,还没养成都养死了,最近几届就很能说明问题。” “那他就是借用这些让自己一夜成名呢吧。” “简直就是自我炒作。” “炒作归炒作,看他能不能写出比韩函还高明的书吧,如果不能,也就是叫嚣几句渐渐沉默。” 再次烧了一壶茶后,几人继续展开讨论。 “这个没有背景没有多少名气的高中生能斗的过韩函吗?毕竟韩函已经名列作家富豪榜前十名之内。” “我看未必,韩函当年的三重门可是轰动一时,他有群众基础,这个新人目前还没有出版过一本类似的著作,杂志上连载的那部小说也仅仅是个推理小说而已。” “所以说他很难走进公众的眼中,推理不及言情和叛逆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 “陆总编,你怎么看?” 陆金波一口饮尽杯中的茶水,笑笑不语。 从朋友的角度来说,他当然希望韩函不被人超越。 但从编辑角度甚至一个生意人的角度来说,谁超越谁都无所谓,多几个“韩函”是好事儿。 目前他觉得这个不出名的小子只不过是韩函翻红的一颗棋子而已。 也许对方也有两把刷子,但刷子上的毛可能并不多,众所周知,在作家这个行业里,大部分人都是熬出来的。 如果出身不在这个圈儿内,想一夜成名几乎是不可能的。 ...... 几天后,陈韬带着整理好的杂文再次抵达京城,他从众多出版社中最后决定还是跟李建成合作。 李建成的背后是有颇实力的二十世纪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韩函的著作。 李建成的天海文化是中间的中介,不过他只接过韩函的一本书。 抵达以后,李建成热情的到车站接待了他,不过这次他没有带谭美,换了一位披肩长发,瓜子脸,鼻梁高挺,身高一米七,笑起来很迷人的美女。 “你好,我叫陈晓月,是出版社的实习编辑。” 美女自我介绍道。 派来个实习编辑啊,难道出版社不太看重我的书? 不过这也很正常,这家出版社是国内顶尖出版社之一,而自己的那点儿小名气在它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李建成的带领下,来到天海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李建成的这家文化公司主要经营的就是图书方便的包装、宣传和联合出版社出版,依靠赚取作者一部分稿费和销售利润生存。 在接待室内,李建成再次给陈韬介绍了关于图书出版的一系列问题。 李建成说道:“跟文化公司合作出版图书是目前大部分作者最明智的选择,我们就像你们的经纪人,负责作者本身以及图书的一切营销事项,而我们只是从中抽取一少部分酬劳。 这可以给你们作者省去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让你们腾出时间专心创作,并且给你们的版权费用也是十分客观的。” 陈韬之所以选择文化公司而没有找出版社,一就是因为名气不足,二是因为个人找出版社出版的环节太过困难,时间跨度太长。 其中涉及编辑、排版、设计、校对、出版、发行、营销、印厂、纸厂等多个部门的合作,还有向上级备案、向新闻出版备案等等。 光审核就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所以一本书要想出版,起码要做差不多一年的规划。 而想要拿到出版社免费的书号,也是男上加男。 但是跟文化公司合作就简单多了,现在基本都是自费出版,对于已经有一些名气且有炒作空间的作者,文化公司会进行投资运营。 文化公司负责掏腰包买书号。 而且经过他们的编辑和审稿,出版社方面对于审稿就不会卡得很严,只要内容不涉及不允许的问题,出版的速度就会非常快。 如果书有前景,拿到市场上就能挣钱,基本一个月就可以出版了。 但如果是出版社,没三个月时间是不可能出版的,除非你是名家,书已经多次出版,修订的情况也很少,才有可能一个月出版。 而作为文化公司,还可以对作者进行包装,铺张宣传,影响力不仅靠作者本身的文笔实力。 天海文化公司在这方面可以说已经非常成熟,通过他们,自己的杂文就可以在短期内出版,至少是在寒假结束前出版。 不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同时刚调动起来的氛围就会迅速沉下去,甚至一些人还会公开讨伐他,说他沽名钓誉,连一本好书都写不出来,只会写个推理小说,跟韩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这种情况下,自己死了,翻红了对手。 了解了出版的相关事项,陈韬琢磨着说道: “李经理,我还是那句话,包装炒作都没有问题,但一定要正能量,之前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你也看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