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圣人至(2 / 8)

留下的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落后的,或许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吧。

甚是可惜,这样的启蒙瑰宝没能重启。

它讲述了宇宙的形成,日月星辰的规律,四季的变化,农耕的秋收冬藏,万物的自然之道……

它讲述了三皇五帝,华夏文明的起源更替,一千个字,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华夏历史的轮廓,代表了传统启蒙教育的巅峰。

巅峰啊,从隋朝开始沿用到明清时代的启蒙圣典,就这么弃了,再没有多少人读它。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感受到它的语言的优美,词藻的华丽。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四字一句,每一句都在引经,字字都在用典。

可以说,想要了解华夏的精神,华夏的文明,华夏的先祖和神明,华夏的功德和过失,读千字文,解析千字文就是最方便的捷径。

所以沈宴选了这么一篇文,来告诉这些孩子,他们这祠堂中,供奉的何方圣人,哪处贤者任君,为何这些盖世的英雄文曲,值得被高高的供奉起来。

在沈宴那个时代,很多人在感叹传统文化的流失,连先祖的事迹和自己的根所在的历史都遗忘了,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如此,自己抛弃了以前的一切罢了。

那些自卑者,不认祖宗



不拜往圣,

不敬先贤,将这一切都当成落后,不合时代等象征,却匍匐在地将外来的舶来品当成神明跪拜。

却不知,他们丢弃了他们身上最有价值最引以为豪的东西。

这是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啊。

最高贵的血统,最古老的血脉,每一个华夏人,本都可以这么自豪并荣耀的活着。

沈宴教的方式也简单,就是让他们跟着朗读。

大声的,自豪的,朗读。

周日学校是没有朗读的,就教怎么写字,内容都没有。

所以笋子他们按照沈宴的要求,开始朗读的时候,好奇得不得了。

读着特别的顺口,似乎是这些文字里面有什么奇怪的力量一样,让他们摇头晃脑的,使劲的,撕心裂肺的去朗读。

看看脸都读得张红了。

他们读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就这么激动,就是要用一切力量去读它呢?

越大声,感觉身体越有力量,心里也越亢奋激动。

那郎朗的读书声,让沈宴都愣了愣,有些像重回校园时的感觉。

朗读,会将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沈宴是喜欢听这样的韵律的,就像是……薪火点燃了,在三万年之后,有什么东西再次续接上了。

声音传出地窖,虎豹佣兵团的人也愣了一下。

这是在干什么?

仔细一听,虽然听不懂,但为何会听得心情舒畅。

他们其中有些人听过教廷的神官吟唱的赞歌,但此时他们却觉得,他们听到的比那赞歌还要神圣,还要辽阔,还要深远悠久。

那是一种能吸引人不自觉地听下去的声音,哪怕听不懂。

老巫师乌瑟尔也十分惊讶,他从这声音中,听到了无法解释的一股力量,怎么形容呢,就像一片火正在燃烧,越烧越汪,竟然有燎原之势。

明明只是一阵声音,但他的灵魂中,似乎看到了熊熊烈火,千万年不灭之景象。

嘟嘟也从钱盒子的缝隙露出探视的目光,这到底是什么,为何让他的灵魂不断地想要去倾听。

声音传得其实并不远,但在佣兵之城中,一个又一个英灵,跳上了高墙,盘坐,似乎在聆听什么。

聆听他们熟悉的声音,聆听他们哪怕千秋万世,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也不可能遗忘的东西。

三万年算得了什么,只要灵魂不灭,哪怕时光永恒,腕肉剔骨也不会遗忘。

读过私塾的人,都是靠这千字文启蒙,然后开启他们的求学生涯,沈宴也希望这些孩子能够继往圣之绝学,开启属于他们的人生。

就像千字文的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把懵懂的孩子的意境一下就提升了起来,放眼天地宇宙,审视古今未来,人的心胸和视野开阔了,他的人生路走向就不一样了。

反正沈宴觉得这样的巅峰的启蒙之作,比那些“小明小红韩梅梅”不知道杰出了多少倍。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圣贤的种子,仅仅从千字文中,就能够了解到天文,地理,自然,历史,人物典故,典章制度,道德伦理等,这还是表面的东西,若真学懂了千字文,就知道其中讲述的,还有孝悌,改过,言语,交友,慕才,念圣,性情等修身之道。(注释:部分讲解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