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皇上靠着椅背,疲惫得揉着眉心。
徐公公从外头进来,见状,道:“刚才,顺妃娘娘使人送了一盅甜汤,还温着,您要不要……”
皇上没有睁开眼,淡淡道:“不用,退出去吧。”
里头无需伺候,徐公公只能依言退下。
才出了门,就见远处行来一人身影,定睛一看,正是邓国师。
走到近前,邓国师道:“我有事禀皇上。”
徐公公压着声:“太傅刚走,皇上心情不太好。”
闻言,邓国师扯了个无比嘲讽的笑容,道:“那老东西!皇上总有一天砍了他!”
徐公公深以为然:“是该砍!”
两人嘀咕了一番,徐公公入内通传,而后请了邓国师进去。
“什么事这么要紧?”皇上问。
邓国师上前一步,道:“贫道听说了一些事。”
“说吧。”
“太医院头一次去安国公府看诊时,廖大人并未诊出喜脉。”邓国师道。
皇上道:“朕知道这事,日子浅,诊不出来也难免。”
邓国师又道:“那日,安国公府来请诊的人刚走,定国公就进了太医院,寻廖大人说了会话。”
听到“定国公”三个字,皇上的眼睛睁开了:“念之?”
邓国师继续道:“二殿下在您询问后,出宫与忠勤伯府的几位公子一块,在贵香楼吃酒,散席时,正好遇上定国公与黄侍卫,定国公劝了殿下几句。”
皇上的眉头皱着:“他劝什么了?”
邓国师向翁二公子打听了,一五一十说完。
随着他的复述,皇上的脸色一点一点沉了下去:“劝?朕听着全是挑拨!也就启儿蠢!”
邓国师垂下脑袋,不接这句。
“皇上,”徐公公恭谨劝道,“定国公怎会知道安国公府何时要请大夫?兴许就是赶巧了,并未有牵连……再说,他插手二殿下的婚事做什么?他与安国公府不熟,与永宁侯的关系也很普通。”
“巧不巧,再查查不就知道了?”皇上冲邓国师抬了抬下颚。
邓国师应下,又道:“贫道倒是觉得,他和永宁侯的关系不太对。”
“哦?”皇上示意他说下去。
“以侯爷与两位先定国公的交情,他对定国公该更关心才是。”邓国师道。
皇上摸着胡子的手,顿住了。
同是先帝麾下的大将,秦胤和林翰情同手足。
林宣有神童之名,才兼文武,因着林翰的缘故,十几岁就对排兵布阵发表看法,时常受采纳。
秦胤总说,林翰养了个好儿子。
先帝建隆二年,林翰战死,林宣承爵,统帅大军。
彼时大周初立,朝中亦有缩减兵力、以内政为主、收复为辅的声音,是秦胤拉拢了几位主战派、一起支持林宣,在之后的几年里又将国土拓了三分之一。
秦胤与这两父子,是过命的交情。
人走茶凉这这个字,不符合耿直的秦胤的性子。
他该对林繁多一份关注与支持才是。
可照这几年来看,两人就是朝上遇见,互相问个安而已。
原本,皇上不觉得不对,此时听邓国师一提,不由上了心。
邓国师说完了想说的,恭谨告退。
皇上打发了徐公公,一人坐在大椅上,沉默不语。
油灯暗了,视线有些模糊。
恍惚间,眼前闪过许多人的面容,年老的、年轻的;意气奋发的、鲜血淋漓的……
淑宁宫中,顺妃放下了筷子。
赵启却未有察觉,依旧用得很香。
顺妃抚着指套,心中一股无名火,烧得滚烫。
以前,就算她自己毫无胃口,只要儿子吃得好、吃得多,她就舒坦了。
今日相反,简直越看越气。
皇上做主了婚事,按说,就如她那日与袁嬷嬷说的那样,审时度势,看着眼前的好处就是了,其他的,再想也无用。
可她这两天,明里暗里,挨了不少笑话。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其中都算好听的了。
如今婚礼在即,顺妃实在气不顺。
坐在对面的赵启总算有了反应,知母妃脾气,道:“她们就是酸您,等您抱得了皇长孙,她们更酸。”
顺妃忿忿道:“就她能生?你娶秦鸾,秦鸾难道不能生?”
赵启撇嘴:“一只土鸡,还能给您下只金凤凰?”
“你出去问问,这满天下,还有哪个是凤凰命?!”顺妃气不打一处来,“土鸡?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傻儿子!”
“长成那副德行,可不就是土鸡……”赵启嘀咕完,见顺妃气得不行,到底还是住了口,没有继续说。
顺妃起身退席,不想对着这糟心儿子。
赵启告退,留顺妃清净。
出了大殿,廊下几个宫女凑在一块说话。
赵启听了几句,听到“秦姑娘”几字,问:“你们说,皇太后下午召她了?”
宫女点头。
“你们见过她了吗?”
一个小宫女被推了出来,怯生生点头:“秦姑娘出宫时,奴婢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