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徐徐图之(1 / 2)

“起床了,起床了,出早操了”,天还没有完全大亮,负责这周值班的秦风就挨个房间去喊人,几个磨磨蹭蹭的被他一脚从炕上踹了下来!  起床,早操,洗漱,整理房间,上午训练,午饭,午休,下午操课,晚饭,自由活动,点名,就寝!  李想完全把以前部队的那一套一日生活制度照搬照抄了过来,几十年的战争岁月和战火硝烟考验总结出来的经验,实践证明还真的是有道理的!  对于培养人的纪律意识和服从观念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尤其是这些人都是跟着倭寇混出来的,作风松散、匪气冲天,不靠这些去磨练他们的心性,潜移默化的去改造思想,只靠铁血手段镇压还真是不行。  李想甚至都把队列训练内容也加进了训练计划里,军姿、停止间转法、齐步、跑步、正步,坐下、蹲下、起立等等都搞了一遍。  每次安排新内容,李想都是先带着秦风他们四个组长先练,把这四人教会之后,就让他们按照自己教他们的方法,再去教其他的人。  一则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就把层级管理的模式就建立了起来,否则每次都让李想直面所有人,他也没那个精力和耐心。  二则让四个组长再去教别人,也间接的树立了他们的威信,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李想还建立了值班报告制度,让四个组长轮流值班负责岛上的大大小小事务,每人七天,然后循环轮换。  李想负责制定每周的工作和训练计划,值班员负责去具体抓落实,工作完成情况和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李想去报告,他来最终决断该怎么处理。  除了这些,他还在之前的基础上,把奖优罚劣的具体内容和情形作了细化,赋予了四名组长一定的自主权。  抓住四个值班员,抓住李三管好钱袋子,调动好积极性,其实这些人也就闹不出什么幺蛾子来!  之所以这么做,既有长远的打算,也是因为李想要把自己从具体管人管事的繁琐事务中腾出手来想别的事。  具体的战略计划已经定下来了,上次跟李三说完,他还找了秦风他们四个组长把自己的宏伟计划阐述了一番。  虽然大家也都流露出了疑惑,但不代表他们不相信李想,主要是他们觉得现在人单力薄,很难实现。  仅仅是分兵守好现在所拥有的两个岛都有点捉襟见肘。  但李想还是从民族大义着手,把倭寇暴行、官军无能、百姓受苦的事实都摆了出来,把现在不努力,宗族亲属、子孙后代以后一样被倭寇欺辱,一样卑躬没有尊严的活着等等道理讲了一大堆。  这些人哪经历过这样又直接又通俗的宣传鼓动,他们之前听得最多的就是那些之乎者也的夫子说教,没读过书又哪里听得懂,现在全是大白话直讲的四人群情激愤、兴奋异常。  人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的付出努力去实现目标。  李想就是想激发出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他们对自己重要性的认识,不要看扁自己,不要放弃自我,其实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没有了后顾之忧,李想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招兵买马,壮大队伍。  “李三那里有没有消息传回来?”李想向旁边的人问道。  “禀城主,还没收到李组长的消息”。  “这家伙,交代的事也不知道办的怎么样了”。  其实,经过这几个月的观察,他发现李三还真是个人才,他加入倭寇前读过几年书,甚至还中了秀才!  后来又跟着家人下南洋跑船,混过社会,又自学倭语,人情世故老道的很,否则也不会深的倭寇的信任。  但其实李想也看得出来,虽然他表面上圆滑事故,但内心深处却藏一份文人的自傲。  这次,他让李三带着银两去了趟山门村,把那些家破人亡家庭遗留的青壮年动员了起来,又发动村里的族老去周边村子找类似遭遇的年轻人。  由于打的是李想的旗号,又有之前的救命再造之恩,光是山门村就有十五个年轻人要报名加入,甚至之前李想穿越落地时见得那个大爷也要投奔,被李三好说歹说给劝了回去。  李三按照李想的交代,给出了人的家庭都给予了银两补助,并承诺以后每隔段时间都会送银两上门,既是俸禄也算补偿。  在山门村族老不遗余力的游说劝说下,李三又在周边村里招了十几个人,终于凑够了四十人的规模。  其实这些年轻人的家里也是打心底愿意送孩子出去。  他们祖祖辈辈居住海边,不会耕种,更多都是靠打鱼为生,海上行船捕鱼都是行家,但除了这个其他的也都不会。  本来就是靠海吃饭,看天吃饭,日子本就贫苦,前些年朝廷倾力剿灭倭寇,他们还有几天安稳日子过,但这两年倭寇又慢慢肆虐起来,他们基本都是躲躲藏藏,在家里都可能被倭寇洗劫,更别说去海上捕鱼了,很多人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现在别人管吃管喝,还有俸禄拿,即便是以前戚家军征兵役也没有这样的待遇,这种天大的好事有谁会不积极呢。  办妥了这个大活,李三租了条船,让随行的人把这些人送回了毒蛇岛。  他又按照李想的吩咐又去了之前的那几家铁匠铺,以造农具的名义订购了一批零部件。  虽然这次数量比上次多,而且李三提了好多要求,特别是在零件精度和韧性上都有特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