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多管齐下(1 / 2)

在李想的记忆中,明朝对浩瀚大海的探索几乎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尤其是明永乐至宣德年间,朱棣和朱瞻基指派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一路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到达了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其中就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甚至到达过东非和红海。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撇开为大明带来多少利益不说,仅仅是纵贯大半个地球的航行,所得到的世界各海域的地图和远洋航海技术就独步全世界。  如果不是朱棣组织远洋航行的目的只是宣扬天朝上国的繁华与昌盛,只为引万国来朝,以此向全天下证明自己谋权篡位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从始至终就没有夹带殖民侵略的私心,否则我华夏民族的历史很可能就此改写!  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对海洋的探索和利用却戛然而止!  明朝自创的文官治国国策的弊端在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四任皇帝,直至宣宗朱瞻基时也已经逐渐的显露出来,文官对皇权的制约也越发的严重起来。  那些鼠目寸光、坐井观天的文人高官们,反复上书劝说皇上取消耗资极大的远洋航行。  他们的理由很多,也很充分。  一则强调远洋航行耗费极大,劳民伤财,但却并未带来多大利润,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二则主要原因则是远洋航行一直由郑和负责!  只因宣宗皇帝为了牵制文官集团,颁布实施了“内阁拟票,太监批红”的国策,自此把太监这个群体正式台上了明朝的政治舞台,把原本是文官集团与皇权的斗争转移到了太监身上。  因为郑和是个太监,只要是太监,他们就要对抗,是否为朝廷创收不重要,就是要反对到底。  加上从朱元璋开始就越发严厉的禁海政策全面推开,又加上日趋严重的倭寇横行,自郑和去世后,宣宗皇帝自此就暂停了远洋航行。  到了宪宗皇帝时,有太监开始撺掇皇帝效仿郑和重开远洋航行。  以兵部侍郎刘大夏为首的官员,在得知皇上有意重用太监重启远洋航海后,竟然把航海船队所有的宝船图纸和航海图付之一炬。  一把火就彻彻底底把前人的丰功伟绩和后人思想萌芽烧的干干净净!  穿越前出门到哪里都有导航,每次执行任务都有时时的卫星地图支撑保障,自己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周边有什么在终端上都看的清清楚楚,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但到了现在,李想有时甚至连东西南北都搞不清楚,每次离岛都要绞尽脑汁去想自己以前的学的地形学知识,借助看太阳、看树冠、看星星来判定方位,极其麻烦。  没有卫星地图,没有平面海图,没有对眼下海上情况直观完整的印象,单凭听别人讲,靠自己穿越前的那点可怜的地理知识,李想总是感觉有莫大的恐慌。  稳住人心后,他把招兵买马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来抓,是因为他记得伟人说的那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还有另外他最喜欢的那句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后来的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在全世界横着走,到处传播自由民主思想,你以为他们靠的是自由民主思想才成为列强的吗?  当然不是,他们靠的是船坚利炮!他们所谓的自由民主也都是靠这个换来的!  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只能逼着他赶紧壮大自己。  但同时,他也立即派出人手专门去干勘察地形、搜集情报信息的事!  他要让自己看的更远一些,他要让自己的枪更准一些。  他安排钱森去担负这个任务,不是因为钱森武功高强,是因为钱森的水性极好。  如果说正面与人对抗,他不是最好的,但你说在海上要逃跑,他绝对是顶尖的好手,而且给他那组挑的人也都是水性最好的一批人。  正在李想为了招兵和情报愁的吃不香睡不好的时候,远在BJ的朝廷也炸开了锅。  BJ,紫禁城。  乾清宫弘德殿内,青烟缭绕,清静异常。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完成一个时辰的打坐,含水吞服了一粒红丸后,又调息盘坐了一会儿。  在太监的搀扶下慢慢走到临床的卧榻之上。  “今天前边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啊?”朱翊钧闭目养神,低声问道。  他虽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理朝政。  三十年不上朝,国家依然正常运转,国泰民安,且在位执政长达四十八年,当属明朝历代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这还真不是一个昏君能干的出来的事。  他不上朝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图个清净,他真是极度讨厌和害怕了这帮文官。  尤其是言官们利用洪武皇帝传下来的特权,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皇帝的言行举止,简直无所不及,天天上奏苦劝皇上谨守祖制、回头是岸。  而且他们根本不害怕得罪皇帝,动不动就把洪武皇帝朱元璋搬出来说事儿。  而朱翊钧为了不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面对言官的“劝谏”乃至谩骂,每每都只能忍气吞声,最多施以廷杖,而这些言官们甚至以“挨板子”为荣,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敢于“犯颜直谏”,证明了自己的铁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