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格局打开(1 / 2)

大明实行禁海政策,除了严格限制沿海渔民出海捕鱼外,更是明文规定沿海及内地商户严禁与海外诸国进行贸易往来,凡被官府查获的,轻则财物没收充公,重则免不了牢狱之灾。  但随着禁海令的推行,原本出口南洋诸国及欧洲如荷兰、西班牙等国的瓷器、香料、丝绸、茶叶等物品的价格更是持续涨高,尤其是广受欧洲贵族阶层青睐的香料和茶叶价格更是高得离谱。  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虽然朝廷强力推行禁海令,甚至派出水军不间断的在禁海巡逻打击,但是顶风作案走私物资的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却越来越多。  风险越高,往往预示着利润就越大。  通常一个商家走私一批物资,只要不被全部查获,但凡有一至两船能顺利出海往返,那绝对赚的盆满钵满,至于损失的完全可以全部回本。  一些胆子大的商人甚至与海上的倭寇相勾结,给倭寇定期缴纳高额保护费,由倭寇负责保护商船在海上的安全。  而有个别穷凶极恶的大户商人甚至还买来枪炮武器送给倭寇,雇佣他们直接跟大明水军对抗,组织武装护私,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而那些倭寇倒也乐享其成,原本为了生计,还要定期上岸去掠夺,风险高不说,还不一定次次都能满载而归,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但是现在不用了,不用出去冒风险,躺在家里就能把钱挣了,何乐不为呢?  于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在大明的海域上出现了。  大明的官军在沿海和海上到处大肆搜捕大明出海贸易的商船,成了侵害商户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  而成规模、有势力的倭寇依托自身武力,在海上全程保护大明出海贸易的商船,甚至不惜与大明水军一战,逐渐成了沿海商户与南洋诸国开展贸易的保护伞。  违背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规律,必然导致畸形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出现。  “你说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还有这些方法呢?”李想懊恼道。  在他的认知里,清除倭寇永远都是第一要务,但现在看来靠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成不了大气候,必须要有钱有人有枪,而有枪有人都需要海量的钱财做支撑。  这段时间,他是真的切身感受到了钱的重要性,也真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花钱似流水。  建房子、建训练场、买装备、买粮食、发俸禄,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花钱的。  尤其是他订购的那些特种装备,全都要求用质量最好的材料来打造,而价格最贵的Kar98k步枪,眼下组装一支就需要白银将近600两!  而且由于缺少标准化的模具和制作流程,全凭铁匠的个人理解和手艺水平限制,导致每支枪的基本性能、使用寿命都不一样。  尤其是枪管、撞针的使用寿命极低,最开始李想组装的那支枪,发射了十发子弹后就发生了炸膛。  而制作的子弹由于工艺不达标,哑弹和射程达不到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  然而随着李想要求的训练强度越来越大,装备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武器装备只能反反复复改进、隔三差五的更换零件。  如此之下的好处是操作使用武器装备的人对手中武器装备的理解和运用越来越深刻,基本运用和简单的修理技术也越来越娴熟,有些人甚至还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心得。  而反复维修更换带来的结果则是经费的水涨船高。  得亏李三这个人懂得开源节流,该花的眼都不眨,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花,为此他经常和有些组长吵架。  别人不理解他的苦衷,但李想全部都知道,他知道眼下财政很困难,但在还没有引起各方注意的时候,不抓紧时间壮大自己,稍有迟疑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之前他能想到的搞钱的办法就是去杀倭寇,黑吃黑。  这次钱森的情报信息反而把他的格局打开了。  干什么都得开动脑筋,不动脑子空有一身气力还真不行。  “大家有什么想法没有?”李想笑着看了看众人。  “城主,我觉得别顾虑那么多了,干脆干他娘的得了,直接把这几个岛都拿下,以我们现在的战斗力,我还真没把这些倭寇放在眼里”,一直嫉恶如仇、脾气火爆的赵衮第一个发了言。  “我觉得纯靠武里去解决肯定没问题,这几个月的训练成果大家都看的到,能不能对付别人我不敢夸海口,但是就对付这些草包倭寇是足够了,大家训练了这么久,也都憋着一股劲,想找个机会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张强也随即补充到。  “从钱组长侦察的情报信息看,这几个岛屿的面积都非常大,而且岛上居住的人都非常多,因为往来商船的停留,倭寇、汉人甚至西洋人等各方势力都有,情况很复杂,而且这些倭寇还有战船,装备的还有火枪和火炮,不是一般的倭寇可比的,单纯靠武力去攻占,我们也有胜算,但是付出的代价可能很高”  “我觉得还是要从长计议,不能贸然行动”秦风毕竟是资历老,看问题、思考问题也比别人要成熟、长远的多。  李想认可的点了点头。  “钱森,你去侦察的情况,你感受最深,有什么建议?”李想看向钱森问道。  “禀城主,属下觉得三位组长讲的都有道理,论武力,面对任何人我们都有底气、有能力;但综合天时地利人和情况看,我们确实不占优势,如果贸然出手,可能风险很高”。  “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我们还是要先渗透到岛上去,把基本情况摸清楚,兵力部署、火力配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