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 151 章(1 / 2)

宿州渡。

作为南地最热闹的码头之一, 这里向来云集了天南海北的来往客人和行脚商。

虽然因为特大水灾的缘故,宿州渡也受到了些影响——

商人明显少了点儿,路边还有被洪水冲倒的房子, 衣着褴褛的难民也是到处可见。

这是和前段时间他们纷纷往外逃亡不同,眼下大家却是急着回家乡去——

当初逃出来, 一则是洪灾, 二则是匪乱。

大家实在活不下去了, 迫不得已, 只得背井离乡,往北跑。

谁想到这才没几天,朝廷的大军就杀了过来,听说领军的是镇国候家的长公子, 端的是勇猛无比。

眼瞧着那些匪人已经被杀的七七八八, 剩下的说是被朝廷大军撵着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了,家乡也算恢复了太平。

宿州这里,这段时间官府贴了一张又一张告示,大致意思都是让大家赶紧家去, 说是朝廷赈灾的粮食也运到了各个州府,回去也能活不说, 还能寻思着再把地里给拾掇拾掇,说不好秋里还能有点儿收成。

不是万不得已, 谁会想要背井离乡?

本来还说往北边到中原一带讨饭呢, 听旁人这么说,难民们可不是纷纷住了脚?

从昨儿个开始,就有很多百姓三三两两结伴,回老家去了。

邹小虎是邹集村里正邹城的儿子,因邹城病着, 邹集的事儿就交到了他手里——

邹集也就二十多户,全都是邹姓族人,相较于旁人,也不是一般的团结。

这次逃难,旁人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唯有邹集是一个村一块儿跑了出来。

人多了就得有个主心骨。别看邹小虎也就二十出头,却是个老成的,这么一路走来,多亏了他积极谋划,再有身为邹家族老的大伯邹垣从旁教导,眼下也算是邹集的主事人了。

从昨儿个起,瞧见其他人返乡,身边的婶子大娘们就跟着急了,围着邹小虎,不停的询问他们什么时间启程。

邹小虎也想要回去,只是他想的更多——

邹集靠山临水,平常就聚集的有山匪水匪,之前他们从村里匆忙跑出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可不就是因为听说当地的匪人投了那个拉了反旗的王长发?

本来邹集就被淹了,要是再撞上那些不要命的匪人,可不就玩完了吗?

要知道老话说穷寇莫追,这些被朝廷大军给打散的匪人怕是更可怕,毕竟没粮又折了人手,还被朝廷大军追的和孙子似的,他们回去不闹事才怪。

要是真倒霉碰上了,说不好村里大姑娘小媳妇都得遭殃。

邹小虎和邹城邹垣以及其他几个族老商量后,觉得还是稳妥些好,怎么也要确定,家乡确实平活了才行。

这两日邹小虎到处托人,还一狠心当了个他娘当初留下的镯子,送到宿州衙门一个师爷手里。

那位师爷虽然对他那点儿银子很是嫌弃,却到底给出了点有用的东西——

镇国候世子是个狠角色,那些匪徒已经被消灭了七七八八了。即便有些漏网之鱼,也都在深山里猫着呢,根本不敢露头。

听对方这么说,邹小虎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邹垣正盘腿在空地上一处青石上坐着呢,瞧见匆匆跑过来的邹小虎,磕了磕烟灰袋,回头招呼弟弟邹城:

“小虎回来了,咱们也该拿个章程了。”

说话间邹小虎已经跑到近前。

其他正三三两两蹲在地上的邹集人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道:

“小虎,咋样了?”

“前儿个李寨的人都走了,咱们到底什么时候回去啊?”

“是啊,也不知道我喂得那窝鸡咋样了?咱们赶紧点儿,说不定还有活着的呢……”

“糠婶子啊,您就别念叨您那几只鸡了,您也不想想,这样的大灾,人连粮食都没了,您那几只鸡啊,就是没淹死,也早让人逮着给吃光了……”

邹小虎就有些头疼——

知道发大水了,糠婶子第一件事不是赶紧带上值钱点儿的东西跑,竟然先把那笼鸡给挪到了高地上。

这一路上,也是见天念叨个不停。不是亲眼见过,那就是一笼鸡,邹小虎简直要觉得,那是糠婶子的孩子了。

“小虎你知道什么啊,我那窝鸡可是刚下蛋……”糠婶子神情沮丧——

她可还要指着每天下的蛋换盐换布呢。

“好好好,我和爹和大伯他们商量一下,看什么时候走,说不好到了家,你那窝鸡还活着呢。”邹小虎边挤出人群边道。

“这是打听好了?”瞧着匆匆过来的邹小虎,就是精神还有些萎靡的邹城都有些激动。

“是的爹。”邹小虎点了点头,扶了一把邹城,“我今儿个找了府城衙门那位姓李的师爷,听说他和太守大人的小舅子还是拜把子……”

“那位李师爷说,领军的那位姚少帅,厉害着呢,打得那些匪人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万不敢出来作恶的。咱们回去还是安全的……”

听邹小虎这么说,别说其他村人,就是邹城和几位族老也差点儿喜极而泣——

在家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