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1 / 3)

春风不枉 竹为笔 2079 字 11个月前

三人在谢宅,详聊到亥时。

沈妄川才刚下值,捶着快要断掉的腰,翻墙进来。

他枢密院吏房书令史的职位,并没有随着身份的变化失去,反倒令同僚对他多了几分说不清楚的同情。

自接到出兵的指令后,他就忙得没完没了,连跑来翻墙商议大事,都是削减了睡觉的时间换来。

匆匆忙忙交代下自己所知,便又急急离开归去。

洛怀珠看不过眼,和谢景明一左一右给他塞了两个热炊饼,让他带走填肚子。

“还是你们最心疼我。”沈妄川把炊饼往嘴里一塞,随着秋风飘走。

这等关头下,他们四人谁也难抽出什么空隙来,再次聚在一起,就连吃饭都得握着文书,听着属下来报各路情况。

更不用提朝野重臣。

一连几日,除去傅伯廉带着十来位直臣,日日站在垂拱殿外欲要面见圣上,求圣上收回成意,重做安排,谁也没有动。

大臣们行走间都是低着头,匆匆越过狭长的长庆门甬道,也越过那一袭袭挺立门外的紫衣红袍绿服。

谢景明依然端着那副风雨难侵的冷硬面孔,似乎先前与傅伯廉携手查沈昌一事,只不过错觉一般,次次经过都如同没见着对方一样。

“不亏是谢侍郎,风雨不动安如山,真是一派大家风范。”

此类阴阳怪气的冷言冷语,青年也当作没有听到一般,每日照旧汇报手中诸事,对于定远将军即将出征的事情,一概不问、不理、不听。

王侍郎筹措辎重时,内心已麻木,虽有愤恨,又不知愤恨向谁。

他见青年如秋风,匆匆刮过政事堂,终是忍不住,一路追到宫门,溢出一丝冷笑:“谢侍郎,如今点兵辎重为最,你身为中书门下侍郎,即便不亲身忙活,也总要投身于此。”

政事堂并不大,对方近两日净是忙着翻查北地与靺鞨交易诸事,甚至一路查到户部上,让本来就忙得挠头皮的户部雪上加霜的事情,可引起不少闲言。

他一个兵部的人,都听了不少户部尚书的抱怨。

谢景明脚步刚踏出宣德门,紫袍被风吹得飞扬起来。

西天残霞殷红,霞光掩盖远处微山,秋意肃杀,吹皱护城河河面,荡起一波波涟漪。

杨柳旁的各色花卉拼死怒放,似要赶在秋尽之前,再肆意狂欢一把,只不过娇媚之中透着一股疲倦,似要凋落。

青年回首,猩红落照满身,看向站在暗影中的王侍郎。

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朝着对方行了个揖礼,便继续抬步往外走去,接过护城河外静候的长文手中缰绳。

西风将他影子拉长,消失在视野之中。

王侍郎握着拳头,静立宫门内,心中百感交杂。

是夜。

谢景明将厚厚一叠书信写好,揣进怀里,带着长文长武两人前往公主府。

京师近日戒严,内城的门关得更早,铺兵巡查也更紧,他自公主府密道出得福田院,再向陈州门内大街转去,回到挂上“耕读传家”的老宅。

谢家低调,隐没在外城小巷中,不亲近的人都不知道对方和公主府扯得上关系。

他着长文长武守在院子两侧,利落翻过院墙,落在院中。

“谁!”

院中护卫紧张,长刀出鞘,对准他的方向。

“是我。”谢景明走到光下,竖起手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三郎君可回到?”

回廊处的细竹帘子底下,出现一只麦色的大手,将细竹帘子撩起来,探出半张黑黝黝的脸庞,冲他一笑,露出雪白牙齿。

“景明想阿兄了?”

此人不是谢家三郎谢行远,又是谁人?

谢家三郎君是个不着家的远行旅人,他名虽为迩,乃近之意,人却是和他的字更相近一些,平生最爱大江南北、西陲漠北,大乾与近邻诸国,就没有他不踏足的地方,十年归家一趟,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掐指一数,他们上次见面,还是为着林家变动,谢行远将谢景明打晕绑起来一事。

谢景明墨蓝衣摆一掀,越过护卫,阔步朝他走去:“三兄,你可曾到过营州?”

“不巧,刚从靺鞨军中逃回来。”他伸手将自家小弟肩膀揽住,使劲儿拍了拍,“想学靺鞨话吗?阿兄教你。”

短短两句话,可真是令人惊心动魄。

谢景明眉头一跳,端详他:“你什么时候混进了靺鞨军中?”

幸好,瞧着不像受伤的模样,就是黑了些。

“我也不想。”谢行远叹了一口气,揽着人往后院走去,“还不是靺鞨粟末部将我抓去了,说我是大乾奸细,非要将我处死。亏得你阿兄英俊潇洒,得渠帅之女青睐,逃过一命。”

“你娶亲了?”

“哪能,我就说我配不上,要先挣来军功,便被丢军里去了。”

认真算一算,军中干巴巴的日子,他竟也足足混了三百七十六日。

真是可怕极了。

他絮絮叨叨说着自己在粟末部所见诸事,听着是乱七八糟毫无章法,逮着什么事情说什么,可稍了解谢三郎的人就可以发现,他所讲,都是有关粟末与大乾贸易诸事,以及军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