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山道观小记》(1 / 1)

天气不算太好,阴凉,小雨路滑,我听着车轱辘撵在石板上的声音,知道离目的地很近了。  这次拜访的是古书山道观,绕上盘盘山路后,一栋上年岁的瓦房从竹林中显露。  头次来这个道观,看看身后没有护栏的百米高山,确实挺担心自己的安全,但一想到这里受祖师爷的庇护,倒也没那么恐惧。  在大门前朝里探望,发现挂了一锁,牢牢将我隔在殿外。  这事,开始挺扫兴。  往回走的时候,突然风起,我出神着,雨伞往一处台阶甩去,好在被及时抓住了。  一抬头,将近十阶的石梯往上延伸,直到两扇紧闭的木门。  说不出是天意所降,还是运气使然,我敲响了门,竟从内里传出年迈的声。  说明来意后,老人给我打开门,我想自己永远记得那双眼,惊讶之余带着些警惕,在说明来历后,目光变得柔和。  她老人家有点耳背,交流全靠另一个老人在我们之间传话,因为我不敢大声喊。  她们看起来都很普通,而在交谈中,我得知刚刚开门的老人就是此地的创始人,老道长。  也许,佛说众生皆有佛像,道言授道者皆是众生。  被领去大殿的路上,我靠向发香台,看着一边十几二十的领香钱,一摸兜儿才发现散钱放桌上忘拿了。  于是我们又回到那个小屋,问清大路上有家小卖部可以用微信还钱,我赶紧出门往山下走,脚边踩上坨坨黄泥,却一点不重,只是在陡坡需要控制速度,地滑。  那段路很长很绕,约莫有个两公里。  期间我向一个正要下田的奶奶问路,她很热情,同样的话说过两三遍,等我走出去一段还朝我吼千万不要左转去大路,到鱼塘就直走右拐。  到大概位置,我又迷瞪的,跟一个大爷攀谈起来。  他直指我身后,我才发觉自己走过了。  轻松换好钱,走出店看见雨又下大,我撑开伞,心里很纳闷,怎么今天既不顺又太顺呢。  恰好在回路上又碰到那个遛弯儿的大爷,看看他枯白的头发,又看看自己的伞。  等回到道观侧面的小房,我戴着卫衣帽,手里只有刚刚在小卖部买的两瓶水。  放好在桌上,我随道长奶奶去烧香。  说来真是巧,雨虽然还在下,但比刚刚赶路时候小太多,更像是一群人的狂欢变为了窃窃私语,中雨转为了毛毛细雨。  烟燃起后,我面朝殿堂三拜,又跟随她去外场的香台,面对紧闭的道观大门三拜,之后,还拜过寒林祖师爷他们。  最终,才是进到最里面的大殿拜三清。  这个道观的规模不大,甚至从外看有点小家子气,但大殿的塑像确是高大宏伟,只是可惜几百年的历史让他们的色彩都不再鲜艳,配上时有时无的风雨,颇显出些冷清。  天尊们端坐在贡台之上,威严的目光让我不敢多次抬头直面,不论过去多久,他们的眼睛总能让信徒们微颤。  然而,最右边的太清道德天尊笑容满面,和蔼得让我晃了神。  (殿内具体情况不方便多做描述。)  不是只有威慑才能让万千信徒拥护。这句话突然就蹦进我的脑子。  在老道长敲响一旁的铁钵后,我磕响三个头,道长有些耳背,听不见,但我坚信天尊们能听见,祖师爷能听见,曾经做过许多错事的我能听见,未来一往无前的我能听见。  末了,老道长笑,说让我自己开门,走慢点。  我给她们深深鞠了一躬,打开卡扣推开木门跨出去,风灌入我的脖颈和双袖,不似冰冷,更似旷达,快哉!清风拂面的畅快也不过如此。  走下台阶,我回看一眼,她们就站在上面,背着手,还念叨我记得来还愿,天尊保佑。  我朝她们挥挥手,说了再见。  “好好。”我看不清是哪位奶奶说的。  雨停了,伸出手接不到一点,我拍拍湿漉漉的头,看见满地都是风过刮下来的青白色毛毛虫,仔细瞅瞅才发现那是栽在路两边的杨树落了花。  踩上它们往下走,多陡都没有一步是滑的,我也许有点明白,为什么在去外场的时候,我提醒老道长小心路滑,她会付之一笑了。  信徒们,地滑有杨树花来铺道,授道者们,地再滑也不会让她们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