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3)

2015年9月10日

在人生最后一次少青赛决赛以4:2击败对手后

15岁的姜淮声终于如愿进入了国家二队。

竞体这条路的艰难,姜淮声早在选择拿起球拍时就已经明白了。

实话说,在省队竞争也不算小,几乎所有人都在拼,每天除了练球就是练球。姜淮声也不例外。

姜淮声很明显感受到,自己从小被教练们公认是小有天赋型选手的信心,在初入国家队时就被打的七零八落。

天坛东路的总局,天才遍地。

这是姜淮声对这里的第一直观感受。

姜淮声刚离开省队进入国家队,其实整个人有一点点小内向在的,自尊心很强,见谁都不叫。

有一次上训迟到了,被教练罚站了会,第二天姜淮声走路就靠边恨不得贴着墙走。

一周下来,几组小组赛,姜淮声的成绩肉眼可见的不太理想。

主管教练陈清找姜淮声谈了次话,告诉她,优秀的运动员要学会不要害怕批评,“脸皮厚”一点,可以请教一些更好的同伴,才能进步。

15岁的姜淮声似懂“若”懂,从此凭借她肉肉的小脸皮,喊遍队里的“哥哥姐姐”。成功变得“自信”,学到了不少,姜淮声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

不久之后,就要进行队内升降赛,这里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姜淮声也没有免于其外。

这段时间姜淮声都在给自己加训,她想要快点,再快点接触到那个赛场。

姜淮声隔壁的球桌,有一个男生在不停练发球。

她其实注意到他挺久的了,因为在她刚进队里的时候,就经常看到他在那训练。

下训时,姜淮声和小姐妹们经过那张桌子时,总是看到他一直在默默对着发球机练球。

那时候姜淮声想的是,呵,又是一个卷王。

姜淮声脑子一零光,小跑到自己小姐妹熊阳阳旁边,问,

“阳阳阳阳,那谁啊,”姜淮声用小手指了指那张球桌正在训练的“卷王”,

熊阳阳停下正在收拾东西的手,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顾承亭啊,北京队的。咋啦?”

“他是顾承亭啊——”姜淮声挺惊讶的,因为她觉得他脑袋挺大的。

姜淮声发誓,这绝对不是偏见,因为从小看的动画片的影响,大头儿子想法就比较单纯,所以她自然而然地觉得这类人的想法都差不多。

顾承亭挺有名的,在他们这。

在大家还在为打升降赛的时候,他在14岁就进了一队,发球出了名的好,还是个左手将。

天才这词好像在他身上更淋漓尽致些。

“你训完记得吃饭去昂,你昨天就没吃!”熊阳阳边收拾边操心着姜淮声。

“知道啦,我的好姐姐!”姜淮声冲熊阳阳做了个“OK”的手势,

姜淮声看着熊阳阳出去后,略作思索,在包里翻出手机,在手机上搜索——“顾承亭”,

“2000年5-10?就比我大半岁?!!“好的,姜淮声对顾承庭的印象又多了一个,又看了会,关掉了手机。看着隔壁还在哐哐抡球的顾承亭,心里燃起一股莫名的斗志。

姜淮声拿起拍子,也加入练球的队伍里——

场馆里几乎没有人说话,有的只是小白球和台面接触的清脆声音和因为发力而发出的喘气声。

每个人手里一红一黑的球拍,让洁白的乒乓球如被施了魔法一般,在蔚蓝的球桌上划出道道唯美的抛物线,在阳光下的黑影仿佛有弹性的拉面,时而被拉长,时而被挤压,变幻莫测——

慢慢地球馆里的人基本走光了,姜淮声也终于停了下来,揉了揉酸痛的胳膊,擦了把汗。

“哒—哒—哒——”隔壁球桌持续传来小白球在桌面击打的声音。

姜淮声一扭头,

“豁,顾卷王还在练 ”,离得近,姜淮声算得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汗涔涔的头发贴着额头随着动作而不停摇摆。

特别卷,这是姜淮声对顾承亭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几天,姜淮声按着自己的计划,一直在加训;当然,隔壁的顾卷王当然也是雷打不动的训着。

过了一周,顾承亭终于注意到了和他这个卷王隔壁的小卷王姜淮声。

准确来说,应该是姜淮声的行为终于让顾承亭注意到她了,

事实如此,每天练球的时候,一直有人盯着自己,再怎么迟钝都能发现。更何况姜淮声不是不小心,她是光明正大!

顾承亭今天难得休息,喝了口水,摇摇晃晃的边放松边看着周围。

姜淮声正在练发球,她有点头疼,陈教练前两天就指出她的发球变化有点单一的,对手要判断太容易的问题。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已经在这苦练了一晚上。

“你先想想发什么,再想变化——”场边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透过门缝钻进耳朵,姜淮声抬头,

顾承亭拿着水瓶看着她,两人自然而然对视上。

两秒钟后,顾承亭移开视线,又走到自己球桌旁边,没有说话,只抓起几个球,发了起来。

姜淮声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