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靠山,安市的夏天的凌晨还是有些凉爽。
静平路靠近安市市小学和市中学,虽说现在都被要求在食堂吃饭,但是总会有出来打牙祭的学生,周围很多都是餐饮店。位于静平路尾,离最繁华的学区还有两百多米,这边分布了最开始的那批餐饮店,而付家早餐店就是其中一个。原先是一对年轻夫妻开的,店面也不大是一个一二十平米的小铺子。现在也开了快三十年,主营的是一些早点,不过却是以皮薄馅鲜的馄饨出名,后来实在是太受欢迎就主营馄饨,招牌倒是一直没有改。而老付这里的老板都要早上四五点就要开始准备,迎接读书的小朋友。
不到四点,老付已经开着车到达了蔬菜批发市场,将已经预定好的半个小时前还活生生的猪肉和一些配料运回了早餐店。而这时老板娘已经将店里几张桌椅摆在店门口,老板将新鲜猪肉洗好放进绞肉机内,开始洗菜。将小葱洗净切好,将绞好的肉馅倒在一个干净的大铁盆,倒入切好的葱花,放入秘制酱料,和好馅放在桌子上。老板娘将昨晚上小火熬的骨头汤端出来,加水放在灶上继续熬着。其他的东西约莫准备差不多,两人稍微宽松一点,看下时间大概五点,就开始坐下包馄饨,还没包多少馄饨。
看见一个穿帽衫的女人,双手插兜走到他们面前。一身黑,就脚上的运动鞋和露出的脖子和脸煞白。
这时天蒙蒙亮,整条街上零星几家早餐店也开了门。昏黄的路灯,映着这人出现倒是有些吓人。
“老板,来个大份的鲜肉馄饨。”伸出来递现金的手也是煞白。
“你咋这么早就起来了?不过你得等会,这馄饨都没包几个。”看清楚来人,老板娘就没伸手接她的钱,笑眯眯地看向她。老板倒起身走向店里去。
“没事,我旁边坐一会儿。”女人应了一声,将现金装兜里,搬了张凳子在她们旁坐下。
过一会,老板端了一碗汤给她,上面漂了层葱花,“先喝碗汤。”“谢谢。”端起来喝了一口,暖流稍微缓解了她有些酸疼地胃。苍白的嘴唇也有一丝红润。
“没睡好?”老板洗好手过来继续包馄饨,现在他们年纪也大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不如原先一般手脚利落。所以现在他们都是包到六点,慢慢的上学上班的人也渐渐多了,这样也来得及。看见是前段时间搬到她家隔壁的邻居,就让她等他俩一会儿。
“嗯。”虽说如今是夏末秋初,但女人却穿的是长衣长裤,还端着一碗热汤在暖手。“你儿子儿媳今天不来吗?”
“害,昨天给团团庆祝生日,带她去动物园和游乐园疯了一天。回来的太晚了。今天就没叫他俩过来帮忙。”老板娘头上黑色头发也没剩下几根,一如往昔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嘴里虽然有些抱怨,历经劳累的脸上的皱纹,和微笑的嘴角,却透露着幸福。老板将包好的那一大盘馄饨端进去,不似从前记忆中那般直挺的背,还有一只脚微微跛。
“那你们忙得过来吗?付叔他的腿前两天变天,不是说腿有些疼。”前两天付大叔就疼的差点在楼梯口摔倒。那时她刚从外面回来,看到扶了一下。
“说起这个,前两天还是得谢谢你。”老板娘感激得看向她,“要不是你,老付这老胳膊老腿的,摔一跤那还得了。真是谢谢你啊。”
“顺手的事情。”看老板娘包馄饨看的认真,一刮一点一掐,一个小金鱼就出来了。
“哪里的话,现在看见我这老头能够扶一把的也没几个人。”女人看见老付端着一大碗馄饨过来,起身自己接过来。老付止不住的感谢,倒是回想起当初见到她的第一面。
两个月前,这奇怪的女人停在了他家店门口,那时差不多要收摊了。看她站那也不进来,也不点单。他就出声问了句,女人进来了,点了一碗馄饨加手工面还要了个荷包蛋。他就吆喝一声,叫儿子下馄饨。结果她却指定让他来做。儿子觉得她是在为难他们,差点与她争执起来。但是看着她那眼神,老付拉住儿子的胳膊,应下了。
后来发现她就住隔壁,在她住在这的这段时间里,最常来的就他这的馄饨店,还能看见她经常用董家的烧烤外卖袋子当垃圾袋。去过隔壁的胖子厨两次,只不过胖子厨早就在几年前换成了大儿子掌厨,味道确实没有原先好。
原先在这一片做餐饮的几个老家伙在一起喝茶时聊过她,都觉得有些眼熟,但是浑身散发的感觉却是令人不适。她或许曾经在这见过,或者还是那曾经的老邻居。而董家那个还提起了原先在隔壁卖豆花和包子的一家人,老夫妻俩与两个孙女。曾经老夫妻俩还教他怎么做小包子,现在也是他家宵夜主食的招牌。
不过想起那家人也是可怜,老两口的儿子媳妇都意外死了。老夫妻俩与两个孙女只不过是,在一年年的异变里艰难生活。老夫妻俩人好也老实,好不容易熬到孙女俩成年,而后却不幸去世了,两个孙女后面也没有住在这里。也有一二十年了,依稀记得这家人好像姓胡。
只是人家没有主动提,他们也不好主动问。老付还记得当初那眼神,孤寂透着一股死气,也是个可怜人。越发觉得当初停留在他们店前门,是认识他和老婆子,每每都是他夫妻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