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回家(1 / 2)

长安众生 银河机遇 1632 字 9个月前

乾元二年,唐肃宗在位,距离收复长安与洛阳,也不到三年,安史之乱还未完全平定,屡遭重创的大唐,日渐衰弱,已不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寒风瑟瑟,枯叶沙沙作响,萧索而清冷,白雪铺展开来,晶莹剔透,仿佛一层厚纱覆盖在山野之上。

沈映雪一身青褐厚道袍,窄袖小领,脖颈围着一条白色风领,两只耳套严严实实地裹住耳朵,头顶的发髻中横插着一根木簪。她背着厚重的包袱,踏着雪径,孤身一人往长安的方向走去,时不时便回头看一眼,眼神有些怨念。

“糟老头子真狠心,就这么把我赶走,也不怕我在路上出事。”

养了她十八年的师父,居然在寒冬将她赶出云青道观,让她回家。

一想那个家,沈映雪就窝火。

十八年前,她在二十一世纪溺水身亡,睁开眼便发现她穿越到唐朝成为一个女婴,父亲为长安富商。

但因出生时,脸上有一大块丑陋的红色胎记,被家人视为不祥之女,要把她活埋。

好在路过一位道长救下她,把她带回到道观,十八年来以师父的身份教了她许多东西,如今她已经适应古代生活,也真心把自己当成一个小道士。

可是师父将她从家里带走时,跟她的家人有约定,十八年后她身上所谓的不祥之气就会消除,她便会归家。

如今期约定已到,师父毫不犹弃地把她赶下山了。

她走时,师父只叮嘱了她一句,“如今正值乱世,大唐国力衰弱,日后更是灾祸不断,百姓疾苦,别忘了在你力所能及之时救助众生。”

沈映雪头大,她连自己的未来都还迷茫,也不知如何救助众生,都说乱世道士下山,自己倒是真应了这句话,可是她也不觉得自己有救助众生的能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她没有马匹,从这赶到长安沈宅,即便日夜兼程,也得三天三夜,再加上路上休息住宿,怎么着也得五天时间。

为了安全起见,沈映雪给自己贴了两撇小胡子扮男人,脸上的胎记也被师父教她制作的假皮遮住。

赶了许久的路,沈映雪转身,抬头远眺,远山层峦叠嶂,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山间,勾出斑驳的轮廓。

不知不觉,她离青云道观已经很远,也不知这次离开,何时才能回来。

“徒儿拜别师父。”沈映雪拱手朝道观方向行礼。

离开道观时,她倒也没觉得多煽情,甚至有点生师父的气,可是这会儿她突然想那个糟老头了,鼻子有点酸。

虽然师父这十八年,在她做错事时,没少拿藤条追着她打,可是也倾尽全力养育她教导她,还教会了她八卦占梦和医术,让她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再过一个半时辰天就要黑了,看这天色,晚上怕是又要下雪,她得快些找到落脚的地方。

突然,沈映雪听到山坡下方传来马蹄声,她立即警觉起来,小心翼翼地移至斜坡边缘,俯身往下观望。

下方涌现出一支骑马的队伍,有二十人,除了为首的男人穿着白袍,身披黑色披风,其余人服装一致为暗青,像是某种制服。

他们前后左右围绕着一辆被马儿拉着的木车,车上放着被布掩盖的大箱子。

细看这支队伍,个个手持兵器,为首的男子在马背上坐得笔直,远远看去,气势凛冽。

沈映雪不确定他们是何人,便小心地躲了起来,想等他们过去再继续走。

她身子微退,可是眼角余光忽然瞥见远处数道白衣闪现,隐匿于岩石与积雪之间。其中几人手持弓箭,慢慢靠近,锁定那队运送物品的队伍,显露出偷袭劫持之意。

前行的队伍毫无察觉后方危险,几名白衣人渐行渐近,像晨雾一般无声地聚拢,准备展开突袭。

沈映雪心神一凝,眉头微皱,双目犀利地扫视四周,凝聚着如猎豹般的敏锐。

她不确定要不要提醒押送货物的队伍,她才刚下山,不想惹出事,万一没赶到沈府之前自己又出了事儿,那她在古代的人生就结束了。

沈映雪偷偷躲在一颗岩石旁,堵住自己的耳朵,想等他们打完再走,可是心里越发不安了起来。

最终,她躲不过良心的审判,从怀中掏出一支自制弹弓,捡起石子小心地跑到陡坡边缘,用弹弓将石子射向骑马队伍中为首的那名男子。

李僴耳畔微觉异响,缓缓转首,眸光涌现寒意,急速举手,抓住一块石子。

身旁的护卫见状,立刻拔出剑大吼:“有埋伏!”

几名刺客误以为被察觉,连忙放箭,然而,眼见箭矢尚未至,队伍已挥剑将飞射而来的箭雨一一挡开。

随即,刺客们向队伍冲来,双方人马瞬间纠缠,刀光剑影交错,场面一片混乱。

沈映雪再次遁入岩石阴影,耳畔传来下方的刀剑交击声,伴随着众人的呐喊嘶吼。

片刻过后,战斗声渐止。

沈映雪心中犹豫不定,无法辨别胜负,可是,无论谁获胜谁负,总会有些动静。但此刻却一片寂静,连一丝声息也无,难道同归于尽了?

迟疑片刻,沈映雪将身上的包袱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朝斜坡边缘爬去,从枯草中探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