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2 / 2)

罗森有着自认清晰的自知之明,他觉得自己没有林雨泠那种军政世家血脉里的高尚,也没有陈姝和银铄那种勇往直前的拼劲儿,和强烈的责任心。

他骨子里有着,自私,自大,卑劣,傲慢。

他始终认为,是因为他在陈姝的队伍里,遇到这样一帮人,才束缚住了他的恶,如果换一支队伍,他一早就会计划怎么偷旗,怎么去赢。

可是当真正面临灾难的那一刻,他却摒弃了自己骨子里的自私。

他在另一支队伍里,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牺牲小我。

罗森是英雄,他是真正的英雄。

他没有Alpha强壮的体能,没有omega纤细敏捷,也没有什么智能科技的头脑,他有的,只是自己实实在在的一把血肉。

然后将这一把血肉在危难之际付出给灾区。

痛啊,真的太痛了,除了痛甚至说不出别的。

怎么会不痛。

这是英雄的代价和成长的代价。

他获得了高尚,获得了勇往直前和责任心。

他不比林雨泠、陈姝还有银铄差。

但比起这些,他的亲人却更希望他依然自私。

不要去做什么人民英雄,就做爸爸妈妈的孩子。

像若拉的父母一样,后悔与痛苦正在包裹他们整个家庭。

他们一家只是普普通通的出身,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最普通的父母。

或许他们是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有个体面的工作,拿一份高额的工资。

但那都只是为了孩子的日子能过得好,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也能应对未来疾病的困境。

至多,还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

希望能在亲戚街坊里昂首挺胸的夸耀,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年轻时没能走对的路,没能实现的梦想。

可是那点虚荣心哪里比得上孩子本身重要。

如果知道会是这样,他们宁可孩子平庸一些,再平庸一些。

不用那么有出息,不用得到什么荣誉什么奖章,就只要活着,好好活着,开开心心活着。

就像,若拉希望父母为自己的选择骄傲,但理想与现实是有着壁垒的,那层壁垒叫做‘失去’。

所以她的父母,比起那点对他们而言,比不上她本身重要的,所谓的‘荣耀’,和‘骄傲’,根本无法冲刷丧女之痛。

什么梦想,什么理想,什么光耀,什么奖章,什么荣誉,这都是什么?这都算什么!

他们活生生的,温热的,会说会笑,会走会跳,怀胎十月的孩子啊!

变成一张薄薄的纸,一枚合金奖章,一捧不到两公斤的灰。

他们不能接受。

他们无法接受。

谁能又真正的那么大义,就献出自己的骨肉,养了二十多年的骨肉,给那些素未谋面的家庭,创造未来。

那他们家的未来呢?那他们孩子的未来呢?

有人救那些家庭了,谁来救救他们的孩子啊!

为什么英雄总在流血,为什么英雄总是被几句话捧上神坛又落下。

这世界上哪里会存在所谓实质的‘神’,他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是喝着奶,爬过地面,咿咿呀呀学语,看见想要的玩具就耍赖,为了成绩不挨骂撒谎,摔了跟头掉眼泪,一点点长大的孩子。

谁又不是父母的孩子。

谁的背后又不是家庭。

和平的概念太沉重了,它要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逆着火光,逆着逃生的路,去送死。

最后变成教科书里的几行字,新闻播报中的几分钟,和三分钟的默哀。

之后所有人的日子都还要过。

没有人永远少年,但永远有少年。

没有人能永远迎来春天,但春天永远会来。

昨天烧败了的花永远消逝,今天枝头又萌发出新芽。

太快了,人的可替代性,更换速度,都太快了。

世界是一个个的格子间,里面装着每个人的悲欢喜乐。

有人家新生儿诞生,有人家送走了年迈的父母,有人家金榜题名,有人家辍学打工。

悲哀最后只留给了当事家庭。

有幸人们提起来时,会称呼那么一句‘英雄’。

这竟就是他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