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四十一(1 / 4)

拾忆行 夜平阑 2865 字 12个月前

“所以,是长宁公主让你将这些话复述给我听的吗?”

顾庭放听罢妹妹方才的讲述后略一怔愣,而后直截了当地将自己心中的疑问问出。

毕竟二人现下正在兰皇后的中宫,而三皇子顾云致又因为需要上开蒙的课业而无法到场,除去顾登易及兰采嵘外再无外人。

顾云舒坐在顾登易的膝盖上百无聊赖地晃着自己的双腿,她听罢哥哥的问题,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唔,大概是吧。”

或许是顾登易与兰采嵘心照不宣的保护,顾庭放并没有同长宁公主真正打过照面。在这位小太子的心中,长宁公主的形象大概就是一位平兰十分受宠却并不刁蛮的公主罢了。

顾庭放在心中暗暗思忖着对方为何要让顾云舒将母后的话原样转述给自己,他尚且稚嫩的面容上露出几分凝重的神色,却在蹙眉之时被顾登易打断。

顾登易抬手弹了弹顾庭放的眉心,语气中是与顾云舒相类的慵懒与不在意:“太子,不要思虑过重。遇事不问问你母后的意见么?”

兰采嵘颇有微词地瞪了顾登易一眼,接着宽慰儿子道:“放儿不必忧心。长宁公主与你并无什么交集,便是算准了让云舒带的话能回到本宫这里来,借你的面子罢了。”

顾庭放若有所思地应了声,将还赖在父皇身上的顾云舒抱了下来,柔声劝说她该去听夫子的讲学了。

顾云舒刚想向顾登易撒娇留下,又被自己的父皇揶揄道:“太子说得对。云舒总该去听学了,你瞧平兰的长宁公主,言谈举止皆有气度,这就是认真听夫子讲学后的奖励。”

顾庭放看着妹妹落寞离开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过身来替顾云舒向父母道别后,才匆匆追上她往外走的脚步。

待太子殿下与小公主一齐离开的背影消失在殿内时,顾登易的目光还望向二人离去的方向,似有感触。

他放松着自己的视线,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讲着:“……云舒到底是大公主,又是中宫嫡出,那些大臣们说的也对,不好让平兰的公主越过云舒去的。”

兰皇后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垂下眸子,劝谏的语气中不免担忧:“涉及到前朝,我自然一切都听陛下的。不过云舒的规格一切按公主份例而行,陛下切莫为大公主再次破了先祖们定下的规矩。”

之所以是再次逾矩,自然要追溯到顾庭放的名字上。不过还有几句话,兰采嵘不敢拿出来试探陛下的意思,只敢在心中默念。

兰皇后暗暗想着,陛下既然想要补偿云舒,又不能轻易擢升宗室份例的规矩,那么……她可否为自己的女儿求得一个正式的封号与封地呢?

话在她嘴边过了一圈,又在将要出口时硬生生忍了下去。

兰采嵘很清楚,顾登易行事向来按着自己的心情,可在大事上才能显出他一直不曾被愚弄的清明。自己之所以在外朝有着贤后之名,虽然也有她劝谏顾登易的功劳,但若是对方心中不愿,她自然拗不过对方的心意。

先前,在长子出生时,她捏着千万般小心试探对方的想法,却被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乃至于顾登易慢悠悠地踩着她最害怕的点,一意孤行地把她和长子捧上了皇后与太子的宝座。若非她小心经营,这般出格的优待早已变成弹劾的理由。

现在,又涉及到女儿的未来,兰皇后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的私心压了下去。

顾登易唇角勾起一个笑,他的笑容与胞弟的温润之感全然不同,看似随性的模样映在兰皇后瞳中,使她藏在袖中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衣角。

“皇后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顾登易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也罢,反正长宁公主是平兰人,先让着平兰罢了。”

他说完这些话后才正色看向兰采嵘的脸,在视线触及到对方平静却又如同死物一般的面庞时,顾登易才露出调笑的模样,抬手拍了拍身侧之人的肩膀。

兰采嵘抬眸望进对方的眼瞳中,知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了。

顾登易笑道:“好了,不聊那些天天上谏的蠹虫了。朕倒是听闻,皇后又开了自己的私库为长宁公主添妆喔?”

兰皇后抬手优雅地推着鬓发上的簪子,闻言也微微笑了:“陛下既然知晓此事,今日便是找我兴师问罪的?”

顾登易帮兰采嵘整理着挽发的装饰,眉眼间尽是放松:“采嵘这便是把我想的小气了。不过,最近朕忙着整理武备,又逢鸣仪县遭了水患,倒确实是有些心疼……”

他语气中不自主地带了些埋怨的娇气,惹得兰皇后反握住他的手:“陛下也知道的,君长宁那孩子确实是受了许多苦,我想补偿她一二也是人之常情。不过长宁又是个明事理的,明日我让近侍同她旁敲侧击几句便是了。”

顾登易却不领情:“你才与君家长宁相处几天?怎就知道她真是个能看清局势的,而非是平兰那边的作势?”

“自然是要‘旁敲侧击’啊,”兰皇后叹了口气,“该不会陛下只想着长宁公主,却忘记了宫外还有昭康王吧?”

顾登易与她相视一笑,了然地拍了拍对方的手背。

翌日。

江延锦望着兰皇后身旁的近侍女官专程前来同她分说添妆之事,自然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