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五十三(1 / 3)

拾忆行 夜平阑 1883 字 11个月前

今日的昭康王府可是热闹得很,海桐城每个夏季都要举办的诗歌宴会今年地点选在了昭康王府中,早在几日之前,就不免有心急的学子来昭康王府问询几句了,今日的昭康王府门前的马车更是一直排到了海桐城主道上,不可谓不盛大。

除开秋闱下场的学子文人们与士林泰斗们,还有许多人并不是为了秋闱之事来赴宴的,毕竟……光是昭康王与长宁公主这两个名头就已经很耀眼夺目了。

江延锦今日换上了兰皇后专门为她准备的王妃礼服,她含了正红色的口脂,同时用其挑了眼尾,眉间一点花钿花样较海桐城流行的全然不同,足以看出上妆之人的用心。

昭康王妃此时正笑意晏晏地站在昭康王府后院中,与往来的海桐城贵女们客气地交谈着。

顾登楼却没有江延锦那般被众人簇拥着,毕竟昭康王只是提供一个场地,重点还是学子们与勋贵们的交往。

他身上着亲王礼服,腰间佩玉,身姿挺拔,头上也不似以往简单挽个高马尾就罢休。

身侧的承熙在王府开门前还专门替主子整理了一遍发冠,昭康王妃也在晨起时为昭康王上了淡妆,加之以亲王礼服的亮色,更是衬得嘴角噙着笑容的昭康王仪表堂堂。

国子监的温博士与顾登楼的关系不错,他前些日子碍于不想打扰昭康王夫妇出游,只与顾登楼闲聊了几句就离开了,今儿趁着昭康王做东的机会,温博士与这位身份高贵的同僚站在一处,正闲谈着国子监中的公务与趣事。

昭康王本人虽然是海桐城勋贵,但他不参与朝政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若没有温博士前来相谈,他的身边竟还有些冷清。

温博士瞧见他若有所思的模样,怕他心里不舒服,故而斟酌着宽慰道:“秋闱在即,待到放榜时,想必许多学子都能感激殿下此次诗歌宴的功劳。”

顾登楼回神,他附和地笑了笑:“温博士此言在理。况且秋闱重要,某倒是乐得清闲呢。”

“昭康王殿下这话可不对,”有个声音从远处传来,强势地挤进了二人的谈话中,“殿下受陛下命,理应为天下读书人作出表率才是。”

顾登楼回眸向对方点头致意,他面上的笑容并无半分变化:“承恩公,晨安。”

温博士出身司荆温氏,也就是温悫尚书与温慈院正的旁支后辈,自然也不怵对方:“承恩公安。”

兰晟草草向顾登楼行了个礼,对于国子监的博士自然连看都不看一眼。

承恩公的爵位自然是兰采嵘封后才给予兰家的,兰晟向来讨厌别人叫他承恩公,好似他只能靠着那个孽障的余荫行事一般。

他继续向顾登楼说教着:“昭康王年岁尚轻,不重视诗歌宴倒也正常。但陛下让殿下负责如此重要的事情,可不是让殿下模棱两可差强人意的。”

顾登楼礼貌地笑笑,向对方行礼:“多谢承恩公教诲。”

承恩公当年是顾登易的太子少师,二皇子自然配不上他的学生这一位置。况且在顾登楼心中,他的老师一直是温慈。

兰晟捋着自己的胡须,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这才缓缓转身离去。

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温博士这才直起身来。他好奇地再望了一眼兰晟离去的背影,与身侧之人小声交谈道:“承恩公大费周章地过来一遭……就是为了这件事?”

顾登楼面上的笑意这才真切了些:“怎的,温博士也觉得不妥了?”

温博士自然不敢妄下评判,但他的神情分明是觉得大题小做。

“司荆温氏,应也算是亭韶的大家族了,”顾登楼状若随意地提起了别的话题,“就是不知,温氏为何不愿举族迁入海桐城,好早日成为并肩兰家的第一望族?就单凭司荆书院桃李满天下一点,这便不难运作。”

温博士被他的话吓得一愣,他下意识地搬出了全族熟知的理由:“殿下有所不知,我温氏先祖,即温公与云夫人二人白手起家,便要求后人不能为权势与富贵所移。”

顾登楼点点头,似乎并不在意对方的答案是什么。他只是与温博士礼貌地道了别,往江延锦的方向缓缓行去了。

温博士还在原地思索着昭康王若有所指的那一番话。

他问为什么温氏不愿意成为向兰氏一样的第一望族,废话,陛下本就不愿意见到世家兴起,再说了,若是温家的后辈个个活成兰家小辈那般纨绔不仁,祖业眼看着守不住不说,温公与云夫人怕是当天就要从祖坟里气得爬出来。

温博士思及此处打了个冷战,他好像明白昭康王想与自己说什么了。

就连他一个国子监博士都能想通的道理,陛下又怎能不知呢。可就算这样,陛下反而独独饶过了兰家,难道就凭兰晟是帝师?那许多曾在东宫任职的世家子弟可要死不瞑目了。

帝师的声名在海桐城中可是盛大得很,兰晟在昭康王府中随意地行走,周围总能围上三两老牌勋贵与之攀谈,倘若是寻常秋闱的学生与新贵们,甚至都不够资格凑上前来。

换言之,海桐城的新人们都不是兰家门下出来的了。

温博士冷眼看着这一切,他乍一想明白这一节,立马去寻了同宗堂伯温悫,将方才昭康王同他说的话一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