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荀家积灰实久,该清扫了!(1 / 2)

疆域以南,向来是贫瘠之地,人口稀薄。日后荆州能成战略要地,也是因为北方常年战乱,大量人口南下才成了气候,此时显然不到时候。  刘表应当已经上任荆州牧,孙坚也已经来信,他径直南下,并不准备回许县寒暄,走得极为迫切。  荀潇料定他这番入雒阳城,应该是得到了玉玺。  而袁术不成气候,在袁家正统之争定争不过袁绍,不久之后便会回到汝南。有了这三家,还有一块传国玉玺,就且让他们自向争斗去。  重中之重,还是兖豫这一代。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此二州为四战之地,还无险可守,毫无战略纵深可言,并非创业良基。  然而祖宗基业在此,荀潇也有自己的考量。  所以他才不惜代价的修建城墙,发展军备。  如今许县俨然成了一座雄关,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都极为心安。  “我才是许县县令,想这么多作甚?”  荀潇想着不禁摇头轻笑,此时宴会还在继续,偶尔传来三两声大笑,仿佛也在笑他多想。  好在四面局势了然于心,他也便好专心腾出手,着眼当下。  “下一步,是该颍川了!”  二十万难民进城,许县显然吃不下,就算荀潇经营有道,又不断得富商资助,许县终究是太小了。  如果有一郡之地,形势便会好上许多。  还得是颍川!  荀潇太明白颍川的重要。  当今天下有三大士族聚集之地,颍川,南阳,汝南,其中便是以颍川为首。  大汉朝廷的治国能臣,许多便出自于此,说起人才和底蕴,可谓深不见底。  荀潇毕竟不能事事亲力亲为,终究的依靠文官集团发展内政,经营州郡。  倒不是说其余士族子弟的才能就不如颍川......嗯,确实也差了一线。  而是颍川的人才深度和高度,都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  就算只有颍川的士族子弟,也足够治理数州之地了。  荀潇当然不会忘记袁绍的艰难,他以四世三公号召海内名士,士族多加归附,然而这也成了他的心病。  汝南士族,颍川士族,冀州士族,各士族内部还算沆瀣一气,但是以袁绍的角度,党争却是尤为激烈。  这是无法避免的难题,无论帝王平衡之术如何出神入化,都无法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  各大士族,谁又不想家族兴盛,自己多得些好处?  荀潇自认为无法处理,干脆便简单来做,以颍川士族为主,势力不平衡,自然无法形成党争。  幸好,他也是颍川人。  这是荀潇早就定下的谋划,纵使前期艰难一些,日后却会少许多麻烦。  目光回到颍川。  如今颍川有四大士族,分别是荀家,韩家,钟家,陈家。小士族更是众多,就算是当地人的荀潇,也无法尽数。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寒门子弟。  寒门并非庶人,是因为各种原因家道中落的门第,世家子弟便有自己的骄傲,也是从小学君子六艺,和寻常百姓有本质区别。  比如说郭嘉,属颍川郭氏大族,只是他那一脉没落了去,才会如此寒酸。  这些人,其中也不乏人中龙凤,如郭嘉,也如戏志才。  四大家族中,最是显赫当如荀潇所在的荀家,在东汉中叶,便逐渐显赫,祖辈荀淑,便是当时文坛领袖,名震当世,被称之为“神君”。  荀淑生八子,被称为“荀氏八龙”。  荀彧和荀潇便是出自这一脉,真要说起来,侄儿荀攸倒是更疏远一些。  “这么说起来,我也是龙子?”  荀潇想到此处,不禁笑了笑。  荀家势大,看起来荀潇入主颍川轻而易举,然而他自己才知道,荀家怕是最为困难。  当日他毅然弃仕从商,在家里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反倒是不如陈家亲近。  能被称为八龙,那些叔父个个不是好相与之辈,况且荀氏也不仅是荀淑一脉,极为复杂。  “如果能支持我倒是还好,不然......也是到该清扫的时候了。”  如今大乱开启,荀潇有意争霸,自然不想日后还被家族掣肘。  之前的流言蜚语也好,怒其不争也罢,只是脸面上的事情,如今事关身家性命,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而他想的,也不仅是拉拢士族,而是掌控。  后世孙十万成了千古笑谈,是有其不争气,也是因为江东士族势大,守卫之战倒是拼死抵抗,征伐之战便出工不出力了。  刘表落下个平庸无能的骂名,也是在荆州豪族的利益面前,有太多的不得已。  这些后世的经验,荀潇自当规避。  真说起来,除却异界来客的身份和散财系统,他并不比当世豪杰聪慧到哪里。  都不是简答的角色,是以他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至于荀家如何处理,各大士族又当如何,一个想法逐渐在心中成型......  待来回推演了几番,已是到了深夜,习习微风更有几分倒春寒。  “打铁还需自身硬,发展不能落下。”  荀潇默默提醒着自己。  彻底拉拢士族也好,发展建设也罢,都是为了壮大自身实力。  是为高筑墙,广积粮。  且不可陷入为争而争的误区,倒是舍本逐末了。  这时,他突然想起曹操和徐荣一战。  曹操征战的本事,他自是清楚,绝对算是当世名将。  而他所赠与的战马,可是来自辽东,不少还是出卢龙塞和鲜卑置换,沿路就在驯化,也算优良。  也就是说,曹操带着三千精锐,却是惨败,比后世还难堪。  其中自然有徐荣自身不凡,但是剩下的差距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