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个杨主簿不是个好官吗?(1 / 2)

济阳县城门口。  一行十来人的队伍,在距离城门口百步外停了下来。  “大哥,这事不太对劲吧,这里真的有灾荒?”  为首骑在马上的两人,右边一位十五六岁的模样,剑眉星目流露着少年的英武。  另一位二十出头,面容俊秀文质彬彬,像是一位儒雅的君子。  这两位正是被老朱下派过来的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  “确实不太像……”  骑在马上,朱标观望着四周,眉宇间尽是疑惑。  四周土地荒芜,道路皆是泥泞。  来往的百姓衣着也很破旧,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他们这是去干活吗?可是现在还不到耕种的时候啊?”  朱棣指了不远处成群结队走来的百姓,有男有女。  男的手里拿着各式的工具,像是开垦用的。  女人身后背着箩筐,手上还拿着一个包袱。  “难不成他们是准备逃难?”  朱棣惊呼一声。  灾荒年灾民成群结队的逃荒场面并不少见,这里活不下去了,只能换个地方讨生活。  可是朱棣从来没有见过,逃荒的流民还能笑的这么开心的。  朱标也觉得奇怪,他这个太子本就和其他的不同,不是高高在上在宫中不问民间疾苦的那种。  从小经历过元末动乱的他,曾经无数次见到过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场面,也见到过成千上万的流民。  他没有想多久,下了马便向着迎面走来的百姓走去。  朱棣见状也连忙跟了上去。  “劳驾,请问各位都是济阳县内的人吗?”  那群百姓见来人,都不由楞了一下。  这段时间来济阳县的富商倒是不少,穿着比面前这个年轻人华丽的也有,但这还是第一位主动和他们这些贫苦人说话的。  “见过公子,我们这些人都是附近村子的,这不刚刚干完活准备回去了。”  说话的是个青年,年纪和朱标差不多大。  他看着朱标,不自觉的垂了下头。  朱标和朱棣这一行人,看着架势就不觉得像是个普通人,肯定是非富即贵。  他们肯定是招惹不起的。  “干活?可现在不是农忙季节,而且你们这不是从县城中走出来的吗,难不成县城里面还有田地?”  朱棣表示不信,这些百姓是在哄骗他们的吧。  这时,一旁一个少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两人竟然以为我们是去种田的,哈哈……”  他才笑了两声,身旁突然有一个妇人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将他的嘴巴捂住了。  “胡说什么,这两位是贵人,不能得罪了。”  “呜呜呜呜……”  被捂嘴的少年激动的连连点头。  朱标和朱棣并没有和他见识,两人听着少年的话,心里不由得更加好奇了起来。  “两位公子,我们是从城里的面包工坊做完活回来的,不是去做什么农活。”  “面包工坊?难不成就是制造黑面包的工坊?”  朱标和朱棣来济阳之前,就路过了章丘。  虽然没有停留,但是沿途他们发现,那些衣不蔽体的灾民都在吃一种黝黑像是馒头一样的面食。  朱标还派人特意去从灾民手中买了一块,硬的就好像是石头一样,不得不就着水吃。  这东西虽然难吃,但是朱标却发现极其果腹。  他找人问过,才知道这东西是济阳县运过来的。  “没错,就是造黑面包的,原来贵人也知道啊,听说咱们大半济南府现在都吃这个,还卖到其他地方去呢。”  “还能卖到其他地方?”  朱标失笑,他还没开口一旁的朱棣却不相信。  “其他地方又没有受灾,怎么会吃这个东西?”  他有些怨念,之前他也陪着朱标一吃了黑面包,结果第一口下去差点没把牙齿磕了。  “呵呵,两位公子一看就是贵人,黑面包这好东西我们以前可不敢想,还是多亏了咱们杨主簿才能吃到这好东西。”  好东西?  两位朱家皇子都愣住了。  朱标和朱棣都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皇子,他们也深深的知道什么叫做民间疾苦。  但是却万万没想到,老百姓竟然贫苦到了这种地步,连这硬的像是石头一样的黑面包都能当做宝贝一般。  还有他们口中的那位杨主簿是什么人呢?  在这人说起杨主簿的时候,神情明显十分的恭敬。  “敢问,这位杨主簿是何人?”  “杨主簿就是县令的主簿啊,这可是一位好官啊,不仅给我们活干,还规定每个人一天只能工作五个时辰,每人一天还有三斤黑面包呢。”  刚才那个被捂嘴的少年兴致勃勃。  其他人脸上也都是笑容洋溢着。  朱标和朱棣面面相觑,他们这一次来调查的是贪官,没想到刚刚到来就从百姓口中得知一个好官。  “两位公子,这时候不早了,您二位看……”  青年面带苦涩的看着面前两人,他们还得回去做饭,可是又不敢得罪了这两位贵公子。  朱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笑着赔了礼,然后让朱棣拿了一些铜钱。  几位百姓连连道谢,喜气洋洋的离开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朱标脸色浮上了几许苦涩。  “父皇说的没错,亲军都尉府办事不力,幸好父皇派了我们过来,否则就要错杀一位好官了。”  “难怪这个地方,自从饥荒以来从未饿死一人。”  他心里不禁期待见到那位百姓口中的杨主簿了。  “大哥,这个杨主簿是个好官,但是不代表那个县令也是,咱们这一次来查可是贩卖赈灾粮的事情啊。”  朱棣小声提醒了一句,朱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