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司马炎这么问,李羲立马明白他的意思了。 如实把在去往建邺路上的事说了出来。 司马炎听完也没说什么,然后就问:“朕听说,当时孙皓投降时,你和胡奋离建邺也很近是吧?” “是。” “那你和胡奋为何不先进城?” 李羲就知道司马炎会这么问。 毕竟他们俩那时候距离建邺是真的很近。 李羲说道:“那时候臣和胡将军麾下的士卒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千多人,臣当时害怕孙皓诈降,也怕人太少孙皓再度反叛,更怕无法及时控制住局面导致惨败,故而没有贸然去接受孙皓的投降。” 李羲侃侃而谈一大堆,但说的确实都很有理, 哪怕是司马炎听着,也觉得当时就应该这么做,毕竟那时候李羲和胡奋麾下的人确实少。 “嗯,你做的对,就应该这样做。” 李羲忙施了一礼:“谢陛下夸赞。” “好了,你回去吧。” “唯。” 李羲施礼褪去。 司马炎皱眉思虑好一阵,才缓缓开口:“照这样来看,王濬没错,倒是这个王浑···” “此事,还是算了吧,都是灭吴功臣,没必要闹得这么难看。” 司马炎对此事也很头疼。 司马炎是谁都不想罚,毕竟都是功臣,处罚了哪一个都会让其余将领心寒。 何况王濬还没错。 其实司马炎也看出来了,这个王浑不断上书弹劾王濬就是觉得是王濬抢了他的灭吴大功。 想到这,司马炎揉了揉眉心,心中已经有了计量。 给王濬进爵,也给王浑升官,这样总能安抚住了吧。 第二天,圣旨下达。 封王濬为襄阳侯,王浑为征东大将军。 其实,两人都已经在灭吴后封赏过一次了。 王浑对此还是很不服气,不论如何两王的事暂且稳定住了,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不会还会再炸雷。 孙皓知道这件事后笑开花了,他没想到自己当初灵光一现的想法还真让晋将领内斗了起来。 好在这件事没波及到其他将领,否则麻烦可就大了。 与此同时,王浑家中。 王浑升官了,但他并不高兴。 他想要的是功垂千秋的灭吴首功,此等小利岂能跟名传千古相提并论? “王濬,这事没完。” 王浑不针对别人,就盯着王濬,因为如果是涉及到别人的话得罪的人就太多了,有点得不偿失。 … 通过这次封赏,俩人也暂时安稳下来了。 一切似乎都回归平静了,但平静之下却是更大的变动。 这天,司马炎潇洒一夜后,突然想到了自己那个蠢笨的儿子。 司马炎心血来潮,想考校一下他。 就挑选一些不算太重要的政事,交给司马衷让他处理。 没一会,政务就送到了司马衷那里。 司马衷一个傻憨憨,翻着看了一眼,就憨憨的说:“这是何物啊?父皇这是何意啊?” 旁边站着一个身着华贵衣裳的女子,毫无疑问她就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了。 “哼。”贾南风冷哼一声:“父皇这是在考验你。” “哦,那吾再看看。” 说着,司马衷就继续翻看了起来。 贾南风直翻白眼,吐槽道:“你要是能看懂就好了。” 司马衷也不生气,笑着说:“无妨,再看看嘛。” … 司马衷除了先天傻外也没别的毛病,也分的清好坏。 在八王之乱中,嵇绍保护司马衷却反被石朝杀了,在杀之前,司马衷说,这是忠臣不要杀他。 但到底还是杀了。 血染到了司马衷身上,司马衷也不洗,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他分的清忠、奸,只是没能力去保护忠臣,更没能力除去奸佞之臣。 若不是有先天有毛病,不说会是什么有为之君了,最起码八王之乱不会爆发。 ··· 贾南风不再说什么,也懒得管他,开始找人替司马衷处理这些政务。 那些政务就司马衷的脑子肯定是做不好的,就只能找别代替喽。 …… 第二天,司马炎就收到了贾南风送来的答案。 司马炎看完很高兴,在早朝上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李羲也在场,李羲在努力憋笑,谁不知道司马衷是啥人啊。 根本不可能把政务处理的这么好? 群臣虽然心知肚明,但都没没说破。 只有一人,和峤。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太子圣质如初有淳古之风,恐难当大任啊。” 和峤所言极是,司马炎也知道和峤的为人,清正廉洁、直言敢言,正因如此司马炎很信任他。 和峤的一片苦心司马炎知道,司马炎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确实不行,但太子绝不能换。 这是司马炎的底线。 “和峤。” 司马炎冷喝一声,目光瞪向了和峤。 和峤叹口气,无奈至极。 司马炎大好的心情也因为和峤的发言一扫而空了。 朝会也早早的就结束了。 散朝后,卫瓘跟和峤走在一起。 卫瓘叹息道:“你太急躁了,此举会引起陛下的不满。” “吾不怕。” “太子之事虽然重大,但你要是因此被陛下厌恶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此事还需慢慢来。” 卫瓘也着急,但卫瓘知道此事急不得,因此他只是经常隐晦的点司马炎,并未说破过。 更不像和峤这样,直接在朝堂上说司马衷。 “此事拖不得,吾不怕死。” 卫瓘摇摇头:“你啊你…唉,罢了,随你便啊。” 卫瓘是劝不住和峤了。 不过和峤是肯定不会死的,司马炎不昏,知道他是忠臣。 况且司马炎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