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陌刀军(三)(1 / 2)

“打起精神来!你这个年纪你怎么睡得着觉的?”  “手臂再抬高一点!”  校场上,吴驹喊道。  对面,暖阳之下,数千名陌刀军在寒冬中挥刀,汗如雨下。  这些陌刀军本就是百战之士,经过十数天内各种各样的训练,锻炼角度和力度的斩竹席、锻炼胆识和反应能力的斩猪,锻炼对人作战的双人搏斗,使这批陌刀军成为个用刀高手。  期间又淘汰掉一些实在不适合陌刀军的人。  他们现在已经颇有成果,可以做到在猪羊高速奔来时,一刀斩断其脖子!  快!准!狠!  吴驹觉得他们已经具备奔赴战场的实力。  过了良久,吴驹方才喊道:“好了,休息!都把衣服穿上,别着凉了。”  军卒们这才长出一口气,停下来休息。  李信来到吴驹身旁一屁股坐下。  “喝茶。”吴驹坐在一方小几旁,给李信倒了一杯茶。  这些日子里,二人相处的不错。  李信性格耿直骄傲,但非难相处之人,对吴驹很是尊重。  “多谢吴卿!”李信双手接过,饮了一口。  吴驹吐出一道热气,说:“战事吃紧,你们上战场的日子不远了。”  李信顿首:“陌刀军自当在战场上给予赵国骑兵迎头痛击,彰显我大秦悍勇!”  吴驹呵呵一笑:“不必这么正式,上了战场,万事小心。”  “是!”李信颔首,说:“多谢吴卿这些时日教诲,信来日定当报答!”  他能当上这个陌刀军的将军,全是有赖于吴驹的功劳,要不是吴驹创造出陌刀,他哪有这个机会。  “那我就等着你,你此番若是能立功,说不定下次大战便可以为将,领兵打仗。”吴驹微笑。  “有赖于吴卿栽培!”李信谈及这个,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带兵打仗是他的梦想。  吴驹转而说:“不过说起打仗,“我对你有个忠告,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李信立马诚恳的说:“还请吴卿言明!信洗耳恭听。”  吴驹说道:“我这些时日,没少与你探讨兵法,但总觉得你用兵有二点缺陷。”  “其一是用兵奇险。”  李信颔首:“这我承认,蒙武将军常与我如此说,说我这么打,早晚出大差错,不过信以为,只要调兵遣将合理,便不会出问题,您曾有言,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我深以为然,若每一兵,每一将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便可击败五倍于我之军。”  吴驹呵呵一笑:“蒙家用兵稳健,和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尤其是蒙武最是七平八稳,自然不赞成你的思路。实际上,我也觉得你应当稳健些,汲取廉颇、蒙骜的兵法,而且不一定要你带兵风格稳健,只要多想几步,想好退路就行,打仗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李信颔首,若有所思。  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  “你可以学学做两手准备。”吴驹说。  李信又问:“那第二点呢?”  “你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排兵布阵,却忘了战场之外的事情。”吴驹说。  “战场之外?”李信一愣:“比如什么?”  “情报,大局。”  “情报对战争的胜负起到的关键性,甚至胜过兵卒本身的多寡,而大局观则是一个将军必备的,多少将军没输在战场,却输在了战场以外的事情,我知道你颇为敬仰武安君,你可以想想他。”吴驹说到最后不由叹气感慨,想起白起、李牧、廉颇的结局……  李信眸子垂下,出神了许久。  吴驹在这些时日的相处中已经确定他就是历史上那个李信,所以给他的这两点忠告,不仅是与他讨论过兵法之后的真实想法,也是针对李信日后犯下的错误而说的。  李信是军中少壮派,和蒙恬、王贲差不多同龄,一生南征北战。  攻赵,王翦率领几十万军队,李信出兵太原、云中,包围赵军,攻破赵国。  攻燕,李信追击燕太子丹至燕都蓟,又与随后赶到的王翦大军攻破蓟,李信率领几千人追杀燕太子丹至衍水,最终为秦王献上太子丹的头颅。  攻楚,这是李信人生的最高峰,第一次在灭国之战中担任主将。  但恰恰就是这一次出了差错。  秦王嬴政问攻楚之计,李信要兵二十万,王翦则说非六十万不可,嬴政出于各种考量,选择任用李信,王翦见状告老返回老家频阳。  于是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楚。  前期一切顺利,与蒙恬接连大破楚军,攻破楚国的鄢郢。  但在他准备和蒙恬会师,向都城寿春进攻时,却不知道后方一直吊着一支楚国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溃败。  那一战,秦国足足死了十几万人马,七个都尉被杀,秦军败走。  后来秦王重新请王翦出山,这才终于拿下楚国,李信虽没被弃用,后来还与王贲一起攻辽东,若是那一战胜了,他的声望应当能仅次于王翦才对,但因为灭楚之战的失利,终不能更进一步。  吴驹认为,李信输就输在这里。  不够稳。  若是李信有王翦提出的六十万大军,就算被追三天三夜,照样能反手灭了楚军。  对情报不够重视。  一支能够攻灭秦军的楚军悄无声息的埋伏在后方,这是从一开始就设置好的伏兵,或许一开始的打算就是以几座城池为代价消耗秦军,继而一举歼之。  而李信竟然对此毫无察觉,反而采取了兵分两路,这是导致秦军大败的直接原因。  吴驹将他的茶水重新满上。  李信听到哗啦啦的水声,这才回过神来,说:“信谨记教诲!”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