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帝辛不是一个风格的帝王。
在看着身边的内侍宫女鱼贯而入又缓缓退出,而两人桌案之上摆满了有用没用反正一堆的瓜果佳酿茶水点心后,商音再度确定了这一点。
来之前,商音了解过李世民这位人皇。
同样是征战沙场的军权帝王,唐皇李世民却和年少继位,颇受贵族裹挟的商王帝辛不同,李世民虽非唐朝的开国皇帝,却是乱世中平定唐朝半壁江山的皇帝。
他的皇位,并非父死子继,而是他提着染血的长剑,一步步踏上金殿玉阶从父兄手中夺来的。
但如今的唐朝却早已非昔年商朝。
百姓开智,思想开放,人们读书明智之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引导与教化的艰难,以及世家比起曾经的贵族更是难以撼动。
换言之,唐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平民与奴隶盲目追捧相信王族贵族的时代,如今的人间界,凡人之间的阶级不再变得那般无法逾越,乱世之中更是如此。
自然,皇权的巩固比起愚民居多的商朝更为困难。
商音注意到已经接二连三入殿奉茶倒酒的内侍宫女,能明显感觉得到他们投过来的目光,顿时,福至心灵。
她抬手轻点,无形的灵力制止了内侍的靠近,微微一笑:“不必。”
那内侍被定在原地好一阵才恢复行动,眼中面上的惊骇难以掩饰,双手抖如筛糠。
李世民见状,眸中闪过一丝满意,温声道:“宫人无状,冒犯尊者,还望尊者见谅。”
商音端正仪态,垂眸淡笑,一派出尘:“无妨。”
帝辛当初选择与她密谈,是因为阐教截教弟子已然参与进商周之争,商音的存在隐没在截教之后更为有利。
但如今的李世民……却是很需要一个能震撼逼退天下别有野心者的“祥瑞”。
再如何伪造的祥瑞,都不如“殷商仙者再现,雨夜拜访唐皇李世民”来得更为震撼。
所以李世民才会大开殿门,让那些背后站着各种势力的探子入殿。
让他们,亲眼见证这份祥瑞传奇。
商音自己倒了一杯酒,抬眸看向同样坐在桌案后的李世民,笑容浅淡:“不知陛下,对道佛二者有何见解?”
李世民面上神情一顿,抬手示意殿内所有内侍宫女退下。
不多时,偌大的东宫正殿中只剩对坐的仙者与人皇。
唐朝之前尚有隋朝,当时正值乱世,一来隋文帝本人信奉佛教,二来当时才刚刚统一的隋朝需宗教信仰聚拢民心,稳定政治。
故而,隋文帝开始大力恢复与发展在人间界乱世之中一度凋敝的佛教。
等到唐朝建立,李渊登基后才发现,佛教在百姓之中的影响已经太过,当时更是又不少僧人以此逃避赋役,且佛教与隋朝的关联也过于紧密,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李渊便开始大力扶持道教。
更是在听闻羊角山上有太上老君显灵,建了老
君庙不说,还顺势奉老子为李家“先祖”,以道教才为华夏正统之名,顺理成章开始扶持道教兴盛。
短短时间内,李世民心中心思几转,而后圆滑回答:“老教,孔教,此土元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此为父皇亲诏,朕自不可改。”
三教之中,道教教化人族,当为首位,孔孟儒教约束道德,当为次位,佛教最后兴起,更是外来传教,自当排在末位。
这是李渊在位之时对宗教的态度。
如今李世民刚刚登基上位,自然没有立刻更改其父李渊诏令的意思——更何况,李渊是被逼禅位,还没有人死如灯灭呢。
商音素手轻抚过衣袖,青色的长袍古朴出尘,眉间那一点朱砂在满殿烛光之中更显灼目:“那,如若陛下日后有意以此辅佐,坐稳正统之位,会更倾向道教,还是……佛教?”
李世民从前便有造道教神迹,粉饰起兵登基之举,如今李渊占据太极宫不搬,李世民身为人皇却屈居太子东宫,绝非长久之计。
如今境遇,能压过伦理孝义的,唯有人族授予的地位更加崇高的宗教信仰。
是啊,不论是道还是佛,于洪荒九洲为修行大道,于人间界,不过是人族手中无锋的兵刃——封神之后,险些被打断了脊梁,历经艰难才站起来的人族,不会容忍任何仙佛教义有凌驾于人族之上的地位。
李世民看不出面前这位商音尊者是道还是佛,但他却敏锐抓住了面前人透露出的,友好商议的苗头。
“若朕偏向道教?”
“吾可为道。”
“若朕欲兴佛教?”
“吾亦可为佛。”
商音轻抿佳酿,言笑晏晏。
李世民眼中兴味愈浓。
他并没有什么信仰,于他而言,道佛儒不过都是有用的兵刃,只看哪一方更能带来利益,更能于稳定朝堂,定国安邦中起到作用。
在李世民看来,三教兼容,平衡牵制,共护国运,才为他之王道。
显然,面前这位尊者,与他——殊途同归。
李世民收拢起面对商音时的利用之心,抬手举杯,敬商音。
商音勾唇,同样举杯,敬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