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1 / 4)

爱的牛撒撇  白天放牛、听云裳介绍赶摆的各种知识,享用了各种水果,特别是刀大爹家瓜地里汁多蜜甜的西瓜。  晚上三人又一起吃到了傣族的各种美味,其中就有表姐最爱的牛撒撇。牛撒撇不但是傣族款待宾客的名菜,也是各民族喜食美味佳肴。  颜潇冰知道伦帕表姐很爱吃,于是就趁这个机会特意向大舅妈请教如何制作。  大舅妈很开心的告诉颜潇冰:牛撒撇制作是用心的体现,感谢他为表姐的用心。  大舅妈接下来就细心的给颜潇冰介绍了牛撒撇的制作准备和制作过程:  制作准备:分成主料和辅料两部分。  主料以牛的内脏为主:分别要准备牛肚(还分成牛厚肚、千层肚)、牛肝、牛肺、牛心、牛腰里肉、牛苦肠(也可以是牛苦胆、刺五加叶)。  大舅妈特意告诉颜潇冰,如果是自家杀的牛,那还需要清洗内脏并做煮熟加工的动作,如果是在外面买的,那就可以买煮熟的。  辅料有:花椒、青辣椒、大蒜泥、野芫荽(香菜)、香辣蓼(又名辣蓼草,是一种比辣椒还辣的植物,傣家村落一般用作为做菜的辅料)、大黄菜叶等。  说完制作准备,那么接下来就说说制作过程:  先将牛肚、腰里肉、牛肝、牛肺、牛心等洗净后用水煮,煮熟后再立即捞出确保肉质鲜,快速地切碎,接着撒上各种佐料。  再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或少许刺五加汁,最后加上少许的肉汁,拌均匀。美味的牛撒撇就完美制作成功了。  颜潇冰边听着大舅妈详细的介绍,还边拿出随身带的纸笔,速记起来,介绍的过程颜潇冰还在回味牛撒撇的味道。  那是辣、麻、苦、凉、甘甜等各种味道的大集合,不但香味纯正,色泽诱人,而且这些味道的大集合,还具有健胃、清暑去热、增进食欲等功能。  颜潇冰记录完毕,在和伦帕表姐、云裳一起洗刷时,颜潇冰说:“伦帕,等回昆明后,我也和我妈妈一起经常做牛撒撇给你吃,不是说还有增进食欲的功能,希望你吃了牛撒撇,胃口大开,能多长胖一点。”  伦帕表姐连连点头说:“虽然任务很艰巨,但我这20多年一直都走在长胖的路上,所以我保证完成长胖任务。”  想着第二天要到勐腊县赶摆,于是大家都决定早点休息,伦帕表姐想着明天一起去赶摆,于是就盛情的邀请云裳同住三楼,云裳本想推辞,但架不住伦帕表姐的热情,加之都快两年没和伦帕表姐见面了,于是就答应了。  三人睡前又聊了一会,许是因为云裳导游白天介绍太辛苦,亦或是因为从景洪回勐腊时走了近20公里的路,她不停的打哈欠,连晚安都没来得及说就睡着了。  颜潇冰想着明天就要迎来人生的第一次赶摆,虽然很兴奋,但想着明天早起,担心伦帕表姐睡不饱,于是在云裳入睡后不久,两人心有灵犀不再聊天了,过了约莫5分钟左右,颜潇冰起身关了三楼的灯。  “拉滴萨瓦”关灯后,颜潇冰和伦帕表姐异口同声地说了晚安的傣语。  此时,竹楼外树影婆娑,一轮满月端坐在连绵的群山头,笑眯眯的望着三个年轻人,伴随着凤尾竹有节奏的沙沙声,伦帕表姐也很快进入梦乡。  颜潇冰听着伦帕表姐均匀的呼吸声,知道伦帕表姐睡着了,借着斑驳的月光颜潇冰再确认了伦帕表姐的蚊帐扎紧了,这才放心的入睡。  快乐的赶摆  傣村清晨的宁静依旧在大白鹅和黄牛一家的早安问候中打破,颜潇冰一睁眼,就看到早已换好傣装的伦帕表姐和云裳在相互梳头。  再看到自己的枕边也有专门的傣装,想着自己要化身为傣家小卜帽了,颜潇冰激动的一跃而起。  颜潇冰认真的观察了一下这套精心准备的衣服:上衣是一件大襟小袖的浅蓝色短衫,下裤是一条宽腰无兜的浅蓝色长裤,面料透气舒适,摸起来就很丝滑,还特意准备了一个淡青色的包头、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一个布制的背袋、一把象牙小刀。  看完这套用心准备的傣装,颜潇冰仿佛都能看到自己穿上傣装和伦帕表姐、云裳一起跳舞时的健美和潇洒了。  这套服饰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都是自制的土布,透气舒适。  到了21世纪之后,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头巾改为水红色、粉红色或是蓝色的绸子。  上衣和裤子还是很好穿搭,无需系带,直接是松紧带了,主要是帽子的缠绕很有讲究。于是大舅爹特意上楼来帮助颜潇冰佩戴帽子。颜潇冰个子比较高,于是就坐在床上,方便大舅爹给他缠绕帽子。  伦帕表姐和云裳听大舅爹说颜潇冰衣服穿好了,准备戴帽子和挂背袋,于是也好奇的上三楼来看热闹,两人故意躲在竹楼外,探头探脑的“偷看”,感觉像在看即将出嫁的傣家新娘。  大舅爹娴熟的三两下就把淡蓝色的布条缠绕成一顶类似半坐小山的帽子,颜潇冰觉得很舒适,晃一下脑袋,不担心掉,也不会太紧,还比较透气,感觉自己又长高了3厘米。  戴好帽子,大舅爹先是把象牙小刀放到刀鞘里,然后再放到浅蓝色的背袋里。  颜潇冰细细看了这个傣族背袋:只见它由两根长长的带子连接着一个长方形的布袋,长方形布袋上面有花鸟鱼虫的图案,袋子底部还分布着长短不一的细穗子。  布袋子是特意为颜潇冰量身打造,所以两根带子比常规的要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