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3)

被史官记载到了李家的传记当中。

这位史官是位女子,在书卷最后写下批语——世宗皇帝少时亦怀经纬,却因妻子出尘而怀恨,一生沉溺于打压外戚、制衡朝堂,于社稷之上未成气候,甚是可惜。

看到这里的言如许便明白了,于许多男子来说,生计多艰、仕途多舛、致富无路、科考无门,或许都只带给他们“怀才不遇”之感,而一句“女强男弱”,却可能成为他们一生的心魔。

就如大衡的世宗皇帝王焕。

就如她的父亲言灵施。

所以言如许想,她或许不必把自己活成前世那般“目不识丁、粗陋鄙薄”,她只要活得让言灵施觉得“此女尽在掌握”便可以了。

前世言灵施费劲心力培养言如梦,却对她不管不问,或许并不是单纯因为“偏心”。

而是他知道,言如梦再有出息,作为庶女也只能同她母亲一起依附于他。

但言如许身上有李长霓的血,身后是百年贵族陇西李氏,他怕她,因她是李长霓在这世上的延续,是他“弱小”的佐证。

所以,只要她让言灵施觉得他自己“强大”就可以了。

言灵施怕的,不是她聪慧,而是她聪慧到可以在他眼皮子底下“藏拙”。

她可以读书,也可以知礼,只要她会示弱,只要她让言灵施觉得她还依赖他,她便是安全的。

既然“母亲留下的地志”终究会被言灵施知道,那么她无所保留地把这份智识分享给言如梦,便是她对言灵施的示弱。

“如梦是父亲的女儿,也是女儿的妹妹,女儿自然知无不言的。”言如许已经在脑海里演练自己被言灵施诘问时的姿态。

言如梦这个要求,倒是帮了她一把。

……

宫城,御书房。

陛下、章贤妃、诚王皆上座。

中书令纪青棠、太子太师孟老大人、太子和陆逢渠则站着回禀今日琅园种种。

中书令说完,陛下惊喜道:“这真是言家的小丫头说的?”

纪青棠道:“确实是言姑娘所言,臣当时也颇为震惊。”

章贤妃笑着喝一口茶:“当时我跟陛下求了让阿许进学堂,陛下还犹疑,您瞧,到底还是我瞧女儿家瞧得明白?”

陛下笑着抚上章贤妃的手:“还是怀夕你慧眼识人,我自叹弗如。”

陛下同贤妃娘娘多年恩爱,在娘娘跟前从不称孤道寡,在场之人早就习以为常。

孟老大人开口道:“这言姑娘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前儿个选课,她说她想选骑射和御车。让她这么一闹,琅园有好几个姑娘都选了这两门。可把武师父们为难坏了,平日里教这帮小子,若他们学得不尽力,打骂两句也便罢了。可姑娘们都是娇生惯养,哪能这样管教。”

章贤妃听到着,又生了唏嘘:“当年长霓就喜欢骑马射箭,而且极擅长,每年的吞云山行猎比试,就连陛下都不是她的对手。阿许这是想继承母亲遗志了。只不过……长霓受她两位兄长影响,从小便学习骑射一道,阿许却已经大了,想学这些东西,怕是要吃苦头。怪不得武师父们为难呢,打不得骂不得,姑娘们受了伤还要他们兜底。”

孟老大人今日来御书房前,本就受武师父们所托,想让陛下拿个主意,让姑娘们知难而退,听到章贤妃这样说,感动极了,疯狂点头,道着“娘娘明鉴,正是正是啊!”

谁知章贤妃话锋一转:“琅园的武师父们都是在沙场上经历过生死的铁血男儿,有真本事,但性子却被军旅生涯打造得十分粗砺,若是能有更懂因材施教、性子也温和些的武师父便好了。”

孟老大人当即冷汗涔涔,这是要让武师父们丢了饭碗啊……

诚王魏展此时开了口:“贤妃嫂嫂,这种师父,倒也不是没有。”

贤妃望向诚王,眼神有些玩味:“哦?诚王弟可有人选?”

魏展起了身,对陛下抱拳一拜:“皇兄,旱灾之事已经大致了结,臣弟将来要有很长一段日子长居京城,太子如今也逐步涉监国事,臣弟有了些闲工夫,不妨就让臣弟去琅园授课吧。”

陛下一听诚王所请,当即走到他身边,拂了他的礼:“这自然很好,琅园里都是我大昭未来栋梁,有你教他们,是他们的福气,孤也最放心。还有,你如今二十年华也已过半,旁的富贵人家的公子,这时候孩子都两三个了,你却还是孑然一身。琅园的闺秀们都是极好的,你此番去授课,看看有没有可心的,若真遇到了,跟孤说,孤给你指婚。”

魏展近两年兹凡进宫,必被陛下催婚,此刻更是当着朝臣和晚辈把这事说得极露骨,魏展无奈一笑:“皇兄~”

“好了好了。知道了。孤这不是关心你嘛……”

陆逢渠却还有一事,他俯身道:“陛下,诸位大人,臣还有一请。”

陛下看着陆逢渠:“不必行礼,何事啊。”

“今日言姑娘所言,未免惊世骇俗,此番言论若流传广了,怕会很快在京师乃至天下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白阙多年以来,在我大昭不乏探子,如此一来,怕是打草惊蛇,所以臣请陛下……”

陛下眼睛眯了眯,点点头:“的确如此,琅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