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一章(1 / 6)

许秦豪,近年崛起的文艺片小王,未来是否能成为走上国际的大导如今还未可知,如今他已经有不小的名气了,国内三大奖都参与过,还去东京电影节逛了一圈也算有所斩获。

按说这样的导演要出新作品想在圈内约演员,不说人人都会来抢角色也是不愁人选的。可惜就可惜在他看中的演员即不是圈内人,还很不好惹。

办公室里的许秦豪翻着厚厚一打的演员资料,越看越郁闷,手边的烟灰缸满得跟要吐了一眼,他还在往里面塞烟头。见缝插针的硬塞进去,就这,手刚有了空闲,又一根烟点起来,喉咙吸进去的哪是尼古丁是烦躁,吐出来的烟雾则是烦躁加倍。

斜对角坐着的制作人表情也不是很好,项目从立项之初就不是很顺,题材太特别,又是文艺片,就不谈什么票房预期了,能找到资金正式把团队拉起来就已经很不容易。磕磕绊绊的立项,磕磕绊绊的组团队,总算有点样子了,导演又卡在选演员上,这......

“你差不多得了,又不是我反对,你给我摆什么脸。是人家你招惹不起,想得也太美了,拍个公主还真准备找公主来演?”制作人屈指敲了敲桌面,让导演清醒一点,“我们本来投资就不大,你这边拖一天,我这边就多一天的支出,我们两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弄到超支,大家都倒霉。”

两人是老关系了,合作过的电影都有三部。就是因为关系够好,制作人说话才直接,不然总得哄着点艺术家,主攻文艺片的导演脑子多少有点不对劲。

并不认为自己哪不对劲的许秦豪扫了他一眼,这家伙就会说没用的,他又不是不知道那些,这不是,“你敢说她不是最适合演‘德惠’的人?”

制作人不敢说,他看了照片,像素烂到爆的照片里,仅仅是一张侧颜,就让他说不出那样的话。照片里的姑娘确实最适合出演‘德惠’,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了。

德惠,翁主。朝鲜李氏皇族最后一位翁主,出生在末代王朝,一生颠沛流离,幼年被送去日本,晚年才回到故土,十三年在韩国去世,她的一生就是一部韩国近代史的缩影。

首次拍摄人物传记的许秦豪对这个项目有很高的期待,这部片子如果制作的好冲出国门就不单单是未来目标而是当下就可以实现的职业进阶。怀抱期待自然想尽善尽美,要是没碰到心目中的女主角,那可以按照人设的影子去寻找合适的演员,可他遇到了,再看别人,怎么看都觉得没最初的那个好。

最初见到的姑娘只是在咖啡厅里的惊鸿一瞥,许秦豪都要买单了,招手叫服务生,因服务生从后方过来,他便也扭身,就那一眼,他想象中的‘德惠翁主’活生生的出现在他面前。

要拍人物传记题材的作品得先了解人物,许秦豪对‘王朝最后一位公主’的了解都来自于公开资料,非正宫所生,封号为翁主,幼年作为君王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健康活下来的女儿备受宠爱。王朝还在,君王还在,饰演小翁主的童星,导演想好了,要找天真烂漫的。

家国飘零,君王暴毙,被要求穿上和服从王宫离开的少女,就这么成了被扣押的人质,远离故土。在日本的这一段时间,小姑娘经历了太多,只能接受日本教育还都是小事,身边都是监视者也不是不能忍,可她还要作为代表朝鲜王室的一面旗帜,出面替日方安抚饱受欺凌的朝鲜国民,那是她无法面对的。

她的兄长被安排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她也被安排嫁给一位日本贵族。她和那人相处的并不好,对方并非良人,稍有不顺便会凌|虐于她。导致她一度流产,艰难生在一个女儿后,女儿还留书自杀。

德惠屡次哀求日方想要回国,哪怕只作为普通国民回去都可以。战争持续,她的要求就不可能实现。即便日方每次需要她这面旗帜,都会哄骗她,做完这一次就有回国的机会,也只是哄骗而已。

战争结束了,日方宣布投降。她以为自己可以回国了,日方也确实不再阻拦,没功夫管‘小人物’的去向。可德惠还是回不去,分裂的国家有了新的执政党,他们拒绝前王室成员回国,防止有心人会借王室的旗号再起纷争。

朝鲜分了南北,国家都一分为二,王室哪还存在,连王宫要不是当局没顾上都成参观景点了。可当局就是不接受德惠回国,一直到这位公主晚年,才在新的执政党想要给自己刷声望时,她又作为一面旗帜被迎回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故土。

而此时,年迈的翁主已经是个精神失常的老人。苦难的经历让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老人已经不太能认人了。

史实太过悲凉,许秦豪不打算这么拍,传记电影并非纪录片,根据导演想要传达的思想多少会做出修改。但修改不会变成魔改,起码人物底色是不会动的。一部人物传记,最重要的就是扮演那个人物的演员要让观众相信,她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她可以成为那个人,影片才会出彩。

咖啡厅里的那个姑娘就是许秦豪想要的‘德惠翁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被命运裹挟着往前走,拥有最尊贵的出身却处处都身不由己的翁主。她需要清冷疏离,游离于时局之外,也需要可怜可悯,才能诱发观众的同理心。她得像个‘公主’,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