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真的是头痛,因为一旦出事肯定得让户部掏银子,可户部哪还掏得出银子来。
傅康年摇头:“兵部今日没接到消息。”
听到这话,郭富并没有多开心,天都快黑了,陛下突然召他们进宫,肯定没好事。
等二人到达延福殿,发现他们来得是最晚的,殿内已经站了十几个天子近臣和太子燕王等皇室宗亲,这些人个个面色凝重。
傅康年担心是晋王那边出了事,连忙上前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不知发生了何事?”
延平帝刚想开口,嗓子里一股痒意涌上来,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脸都红了。
旁年伺候的邬川赶紧上前帮延平帝抚背,等延平帝的咳嗽稍缓后,他接过小太监递来的温水给延平帝服下:“陛下,您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延平帝喝了水,嗓子仍有些不舒服,指了指太子:“你说。”
太子站出来给傅康年和郭富解释:“郭大人,傅大人,朝廷刚接到并州急报,封州、袁州两地爆发了红莲教□□,波及到了并州,并州知府派人进京求援,你二位怎么看?”
这还用看吗?
傅康年先开口:“当然要派兵驰援,否则任其坐大北上,江南已经太平的地区又要乱起来了。”
如今江南有一半的土地完全掌握在了朝廷手中。
“没错,若不将其铲除,等其北上,晋王殿下的军队将腹背受敌。”旁边一大臣说道。
其余的大臣都没说话,连一向最头痛银子的郭富都没反对。
延平帝又咳了几声:“那依众位爱卿之见,该调遣哪里的驻军去封州?”
这还真有些难办,正值冬日,西北的兵力肯定不能动,而且也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京城的禁军肯定也不能派过去。
若是从附近州府调派人手过去,又担心这些人不敌。
因为普通州府的驻军就只有一两千人,如今封州、袁州相继陷落,红莲教人数必然是一州驻军的数倍以上,若贸然派他们去平乱,只怕是给敌人送人头和武器的。
“晋王殿下带兵十万,与红莲教作战数年,经验丰富,不若从晋王殿下的军队中调拨一批前去封州平乱,这也是除了各州驻军外离得最近的军队。”有老臣建议。
傅康年当即反对:“不可,晋王今年已收回了江南大半土地,将红莲教逼至辰州等地,这时候若分散兵力,给红莲教喘息之机,咱们前几年的努力将白费。”
陈怀义也不赞同:“傅大人所言有理,红莲教已被逼着荆湖地区,这时候不宜分散兵力。”
“那除了晋王这里,还有哪里有兵可调?”燕王身后的一个大臣站出来问道。
傅康年说:“此事可从长计议,兵部明日将各地可调派的兵员呈上来,陛下再行定夺即可。这种关键时刻,分散了晋王的兵力,造成红莲教反扑,死灰复燃,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关键时刻,这句话傅大人说了多少次了?你都不脸红吗?晋王有十几万大军,派个零头去封州平乱就够了,怎会影响大局?”
……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直到上方的延平帝又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声比一声重,像是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似的。
大臣们这才停了下来,关切地看着延平帝。
延平帝实在是没精神,摆了摆手:“诸位爱卿回去好好考虑,明日朝堂上给朕一个准话。”
众臣这才算了。
回到府上,傅康年还在思考这问题。他其实是想让晋王派一支军队去平乱的,这样功劳都是晋王的,以后封州、袁州等地也可安插晋王的嫡系,是个扩大势力的好时机。
但晋王平乱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起色,这时候若为了贪图这点小利,打乱了平乱的步伐,功亏一篑,岂不是得不偿失?
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先把江南拿下。
不过为避免这些人给晋王添乱,他得想想,哪里还能派出兵来。
傅康年还没想好,管家匆忙拿了一封信进来:“老爷,晋王殿下送来的急信。”
担心是战事有变,傅康年一把抓过信,拆开,细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脸上一片喜色:“还是殿下有办法,这下不用愁了。”
晋王在信中嘱咐他,向朝廷推荐南越水师前去平乱,理由也很充足,南越离封州、袁州这些地方最近,由他们出击更快捷便利。
当然,这只是对外的说辞。
晋王真实的想法是,南越水师统领黄思严已经投效了他,是自己人,黄思严占的地盘不就是他的势力范围吗?这种不用出兵就能扩大势力范围的事,傻子才会拒绝呢。
因此他在信里还让傅康年多多为南越水师谋福利,最好让南越水师掌握封州等地兵权。
傅康年认真思索了一下,这事不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