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头上。
所以,只能另择他人,钱茂向钱皇后推荐了一个人选:平王。
平王身份卑微,本人在皇子中又不出挑,朝中更是没有任何势力。这样一个王爷回京担任储君,威胁不到他们任何一方势力,皇帝放心,晋王想必也不会反对,而他们也完全不用担心,甚至他们还可以向平王示好,拉拢对方,在背后支持对方跟晋王斗,最后渔翁得利。
而且,若是大臣们不喜欢平王,非要推晋王,那岂不是最终反而达成了他们的目的。
钱皇后虽然不大满意,但这个提议确实是目前最优的选择。
于是等下一次大朝会的时候,大臣们再次见证了一次奇观。
楚王站出来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又贪玩担不起这大任。
刚开始大臣们都以为他是在自谦,但紧接着楚王表示:“父皇,儿臣观七弟不错,在南越表现良好,能文能武,乃是人中龙凤,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
谁?七皇子是谁来着?
好些大臣都忘记七皇子长什么模样了,对于楚王这所谓人中龙凤的言论更是觉得可笑,一个十几岁就发配去了南越,完全没什么声名的皇子,哪里能压过得过晋王?
还人中龙凤,楚王在说什么笑话!
但钱茂紧随其后,跳出来支持平王,接着又有几名官员表示支持平王。
支持平王的声音虽然小,但到底有人了。也有几个大臣提出反对,表示还是晋王更合适。
延平帝还是不置可否,只说要考虑,但陈怀义发现,延平帝的心情已经明显转好了,接下来好几个大臣上奏,他都和风细雨的。
陈怀义心不断地下沉,意识到,只怕延平帝也是“属意”平王的,因为对比晋王、楚王,平王是最没有根基,也是最适合做傀儡的。
经太子一事,延平帝挑储君的人选已经从嫡长贤能转变为了对他最没威胁,而从表面来看,没有人比平王更符合延平帝的心意。京中这些皇子,母族多少都有些势力,而且也在京中经营数年,有不少人脉,哪及得上平王。
吴志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下朝就找了个借口去陈怀义府上。
“陈大人,这事该如何是好?咱们得速速通知相爷。”吴志捶打着手,焦虑地叹气,“即便现在通知,这一来一回再快也得两三个月,怕是来不及了。庸郡王那边,你看能不能使一些法子。”
陈怀义老神在在地说:“急什么?远也有远的好处,半路上发生个什么意外,拖延一段时日,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吴志焦虑地抿了抿唇:“话是这样说,可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啊。”
“吴大人稍安勿躁,还有相爷在,事情没那么糟糕,况且陛下还没下旨呢。我这就写信给相爷和殿下,至于你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乱了阵脚。”陈怀义镇定地说。
他的镇定感染了吴志。
吴志点头:“对,咱们先看看吧,朝堂上还有不少人反对呢,兴许这事成不了呢。”
陈怀义却没有那么乐观,晋王一派现在也很清楚,储君是块烫手山芋,并不想接,一旦他们也转过来支持平王,那这事恐怕就成定局了。
但现如今想这些也没用,还是尽快通知殿下要紧。
送走吴志后,陈怀义就回府写了一封信,让人秘密快速送往南越。
***
但刘子岳收到信还是在一个多月后了,这时候南越的银杏叶也已经变黄了。
读完信后,他也是大为诧异,怎么都没想到事情最终竟发展成这个样子,这么下去,只怕太子之位就要落到他这个小透明身上了。
真是荒谬!
晋王不愧是男主,这份忍耐力太子拍马都不及,难怪能在这么多兄弟中笑到最后。
刘子岳折起了信,叫来鲍全:“派几个信得过,去接公孙大人来一趟,我有重要的事要跟他谈。”
过了四日,不光公孙夏来了,甚至连于子林、郭富也一并到了广州,齐聚广州府衙。
黎丞倒是乐天,还有些高兴:“京城有陈大人他们,殿下去也无妨,这可是殿下名正言顺上位的机会。”
于子林轻轻摇头:“不妥,殿下去了,恩师他们也不能正大光明站出来帮助殿下,否则咱们瞒了这么久的事就前功尽弃了,而且陛下恐怕也会对殿下心生戒备。”
他们的大本营还是在南越,兵力也在南越。若是再失去皇帝的宠信,殿下那就等于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而皇帝的宠信是最不可琢磨,也是最不持久的东西。
没看前太子,元后所生,做了近三十年太子,还不是说废就差点废了,即便没废除,皇帝对他也戒备得很,最后只能狗急跳墙。
郭富也说:“殿下不可回京。”
他来得最晚,对平王在京中的势力不清楚,但肯定是不如晋王深厚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