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迷宫(2 / 4)

:“这都养了一年了,都有感情,放出去有些舍不得啊……”

李君阁笑道:“木头叔,当年我们蜀州的林麝,在碧峰山可是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头,也就是说,你在山里走出十里地去,一路上都能见到次这家伙。等哪一天我们碧峰山的林麝恢复到了那个样子,才能算大功告成。”

木头叔摇了摇头:“不敢想,可不敢想,这不成了比山鸡还多了?”

李君阁说道:“等今年取完香我们就试试,种群大了你老也操劳,以后我们就控制好麝场的头数,每年放一批进碧峰山。”

木头叔笑道:“山里人还怕操劳!不过你说得也对,每年放一些出去,碧峰山的林麝总归会越来越多。”

李君阁说道:“其实还涉及到很多的研究课题,比如林麝多了,野猪野兔数量是不是会相应变少。不过这些是唯唯他们的事儿,我们就管不了那么细了。”

以木头叔的经验,打死也想不明白生态系统平衡的高深学问,只是本能地觉得应该是这样,于是说道:“得,那就放一批出去,对了皮娃,阿音独自上山那是他们苗家回门的规矩,你可别往心里去计较这些。”

李君阁笑道:“哎哟您老这是把阿音当亲侄女了!我哪儿能计较这些,山下还有一堆的事情呢,我这就得下山种油菜去了,这车就留在这里,阿音回来好开。”

木头叔一把拉住李君阁的手:“你敢跑!到我这里来不吃顿饭就走,你婶子得念叨我到春节你信不?”

然后就走不了了,几人一起又吃喝了一顿,席间李君阁问了下民宿的情况,然后讨论了一下明年林场效仿苗家走林下套种中药材的可行性,算是给木头叔提前知会一声,这才搭集团的观光车下山。

农业基地其实到现在都还没有全部完工,主要是很多鱼塘的清塘工作得拖到十一月份进行,之后就是新鱼塘的建设,该填的填该挖的挖,学习万佳水产的模式集中管理,这也是一项大改造工程。

不过耕地方面,基本忘忧谷向李家沟一侧,以及大绿道环线周边算是已经建设好了。

忘忧谷大农机库房里,四十台一水的新农机准备派上用场。

这是中型秧苗移栽机,既能种裸苗,也能种钵苗,集开沟,栽种,覆土,填压,浇水,施肥多功能于一体。

都是独立单元挂接结构,移栽行数可以随独立单元的挂接件数自行调节。

然后每个独立单元,还能调节行间距,那叫一个方便高效。

要是换到几年前,李家沟要是能有这么些设备,大伯怕是做梦都得笑醒过来。

没有别的原因,种大米,远远不如种油类植物来钱。

但是种油菜,麻烦就麻烦在一种一移一收。

尤其是移和收,油菜秧子移栽可不像水稻秧子轻松一插就完事儿,甚至站田边抛秧都可以,杆子那更是粗壮结实,更不如稻草那么好弄。

小片地头靠人工,自家打点油自家吃还行,那是不可能出效益的。

不过到了今年,这项目对李家沟人来说又有些鸡肋了。

无它,老子们的乌金米效益可是菜油的好些倍!

可是皮娃说要种,那就种呗,反正现在大家伙也不靠种地养活了,再说皮娃的决定你可以看不懂,但是千万别随便笑话,因为一般到头来都会发现自己才是笑话。

被这小子打脸的次数,那还少了?!

再说有了大机器,加上地也改好了,这活和以前那就是天壤之别,于是一群老乡挤在准备开耕的地头看稀奇。

然后李君阁就看见吴志秋,林昭,苗娃,许思,司星准,苏冠海六个人鬼鬼祟祟地在那里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商量着什么。

前边三位都没问题,可种油菜混进来俩文艺工作者一电脑专家这是要闹哪样?!

几个人讨论得还很热烈,压根没注意到李君阁的到来。

李君阁凑过去一看,是一副图,上边是以这段绿道为中线的卫星地图,绿道两侧,是两个长长的迷宫。

迷宫的图案如波浪翻卷,非常具有美感,估计就是许思的手笔。

ps:书友们,我是二子从周,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七百六十一章迷宫

阿音笑道:“李家沟的大土豪二皮,还在乎这点点蘑菇。”

李君阁笑道:“诶!有些东西花钱你也别想买到,还有这是乐趣,乐趣知道不?哎哟又发现一样好东西了!”

阿音顺着李君阁的眼光看过去,却是一小片慈竹丛,竹竿上附着着一些白色晶莹剔透的东西。

阿音问到:“银耳?”

李君阁摸出插子来割下一块递给阿音:“这是竹耳,不过李家沟的竹耳一般吃不成。刚长出来就被蚜虫给占了,要清理掉上边的蚜虫可费劲。这里的倒还干净。”

取下竹耳,勉强够一盘,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绕过竹林就是小溪,不过河鲜洗脚溪里足够多了,李君阁也就懒得祸祸里边的石耙子。

又逛了一圈,各种蘑菇收集了一小背篓,两人这才打道回营。

接下来的最后两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