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要登基为帝,不是一时兴起,也不只是为了这个名号,而是她坚信,女人也可以登基为帝,并且执政能力不会落后于男人。 她步步为营,苦心积虑很多年,就是为了能够证明这件事。 现如今,她也暂时压制了朝中的反对派,到了她要大显身手的时候。从前为了这个而努力,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到了这个位置,反倒是有些迷茫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起,真的做了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不止朝中大臣们盯着,虎视眈眈的李氏宗族更是盯着呢,只要是她走错一步,都是他人攻击的利箭,届时朝中不免又是腥风血雨。 想到这里,武则天皱了皱眉,但是现在,她从弹幕以及纪熙的话之中,可以看出来,自己往后执政的十五年之中,评价还是相对较好的。 心中的大石落下,武则天看着弹幕之中提到的那些事情,心中已经拟好了政令。 不多时,她便召来近臣进宫。 纪熙这边继续说道。 “虽然她登基为帝之前有很多困难,登基之后还是一边压制反对势力,一边发挥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在武则天的主持之下,上官婉儿等人开始根据纪熙的内容开始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他们都是知道,这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预言,纪熙三言两语可能说不清楚,但是,他们这些了解大唐基本情况的人却可以根据纪熙的来制定相应政策,早做打算。 甚至,还可以根据这些,让武则天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众人顿时严阵以待,从来都没有如此认真过。 纪熙接着说道,“武则天打击世家大族,培养庶族寒门,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入朝为官,也就是增设殿试,修补族谱之类,在这之中,选拔出了无数人才,其中有我们熟知的狄仁杰,姚崇等人。” 群臣写下这些人,打击庶族只是迫在眉睫,唐朝受这些老世家的桎梏已久,正好可以借势一次拔除。 “她定八方,广外交。西吐蕃,北突厥,东北营州叛乱,逐个击破,丝绸之路畅通,八方来朝。” 众人面露惊愕之色,吐蕃与突厥进犯由来已久,自从唐太宗之时就一直受到吐蕃的烦扰,没有想到,她能够解决,群臣不由得赞道,“陛下英明。”而后,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过程,有了结果,过程还是要靠他们。 “轻徭薄赋,发展文化。武则天执政期间,人口翻倍增长,各个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也打下了基础。她还派人编纂词典。” 以上官婉儿打头,众人很快开始着手减轻赋税的政策。 …… 神都之内,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新政策,而不仅仅是宫中能够看到,同样的,全国上下都能够看到。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等人被赶出京城,原本心中多有不甘,长孙一家盘踞京城百余年,一朝被摧毁,心中不可谓不怨,原本心中还抱着一丝希冀,牝鸡司晨终究不会长久,上天一定会给他们卷土重来的机会。 颠簸的路途之中,原本高高在上的长孙无忌早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现如今的他风尘仆仆,面容憔悴,眼下一片乌青。 他回头望向神都,风烟四起,繁花衰败。 阵阵流光环绕的光幕之中,纪熙对武则天的每一句称赞都像是在他心窝子戳上一刀,刀刀催人性命,鲜血喷涌,顺着唇角流出来。 长孙无忌万念俱灰,作为一个政客,他何尝不知道武则天会利用这光幕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到时候全国上下所有人都会高呼她是天命所归。 万众人心所向,这是阴谋算计救不回来的。 他清楚地知道,他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了,长孙家百年基业,终究毁在了他手心,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 长孙无忌闭上苍老浑浊的眼睛,满眼的红血丝,眼角垂下一滴清泪。 这滴泪水滑落,落入城门外的泥土之中,洇湿一块土地,很快便蒸发地无影无踪。 长孙无忌登上马车,向着城外奔去,而很快,飞扬的尘土落地,连这一点痕迹都没了。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武则天派出的人的有意引导之下,百姓们全都相信武则天登基乃是天命所归,是被后世承认的女帝,有了光幕的助力,武则天很快就得了民心。 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压制,世家大族,李氏宗亲,但凡是会威胁到武则天统治的,很快全都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打击,杀的杀,逮捕的逮捕。 旧时堂谢王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贵族世家没落,庶族寒门崛起,朝廷之中,许多都是靠科举等有真才实学考中的人,这些一步步脚踏实走来的人,本来就与世家大族对立,他们的才学也远比那些被荫庇的世家大族要真材实料。 朝廷风云变幻,两边争斗不休。 武则天并没有对世家大族赶尽杀绝,两边争斗不休,“牝鸡司晨”的骂声少了许多。 有了纪熙的“预言”,武则天当政前所未有的顺利,短短几年时间,她便成了百姓心中的神皇。 边境安定,赋税减免,经济发展,百姓富足,武则天手腕强硬,推行政策很快,而境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与清平。 有狄仁杰等断案奇绝之人在先,引得官吏争相效仿,一时间竟也培养了无数清官。 武则天在纪熙所说的功业之上,还要更上层,少走了很多弯路,有更多时间精力来使天下升平。 就在武则天看着境内百姓安乐而松了一口气之时,纪熙说的话却犹如一桶冰水泼下,让她瞬间如坠冰窟。
第36章 武则天:千秋后世有我名(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