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1 / 2)

温火 厢子 1734 字 12个月前

阮楠家在二楼,这处居民楼建得早,没装电梯,总共也就三层楼。

进了门,阮楠给周存安拆了双备用拖鞋。许久没邀请过别人来家里,她心里有些微的局促感。

邀请周存安来家里是临时做的决定。倒也没什么别的想法,无外乎觉得今天时间还早,他专门送自己回家,雨天很适合看电影。

而且她也对他口中的女性角色怪好奇的,这种好奇类似于一种窥探欲,想知道高中的他会喜欢什么样的人?

但显然满足自己窥探欲的同时也要接受对方的审视。

阮楠把逛街买的东西放在空间不大的侧边柜上。

如果说周存安家是极简主义,她家则是为极繁的“储物室主义”,客厅铺着一块暖色调大地毯,安置着各式各样的储物架,上面堆放着闲置画卷还有新旧不一的装饰品,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摆的满满当当。墙上也贴了不少字画,没什么规划,像是主人随心所欲的作品。

阮楠本来想习惯性客套句“随便点当成自己家就行”,还没出口,周存安先问了水杯,步伐悠哉给自己倒了杯水,手撑着台面喝完,暖光晕得他发色很浅,显得极为自然温煦。

她心里那点局促也微妙地跟着慢慢消失,看着他的身影笑了笑,转头去开电视。

周存安喝完放置好水杯,停在一副字画前,是一首东拼西凑出不伦不类的诗—“闲挑时节好出家”。

注意到下面的篆刻的人名,他从善如流点评,“诗不太行,但字写得不错。”

“这字都好久了,初中写的吧,”阮楠转身瞅了眼,大言不惭:“我现在的水平现在可不止是‘不错’了。”

周存安不置可否笑,“大师有没有现在的手稿?”

“你不太走运,压箱底了,”叹息式语气。

周存安看向旁边两幅,和阮楠相同姓氏的不同人名,第一幅提着“平安喜乐待年来”,笔锋圆缓柔和。写第二幅的人显然是个有脾气的,下笔风雷铁画银钩,同样是七个字,——“屁大点事就喊爹”。

“旁边两幅是我爸和我爷爷写的。”

意料之中。

周存安看着第二幅字想,如果她爷爷还在,这脾气应该和他家老爷子挺合得来。

……

周存安关了灯在阮楠身边坐下,手长腿长。本来阮楠对自家沙发还挺满意的,可此时硬生生被他衬得矮了一截。

“你怎么初中就想出家?”他问。

“年纪小,思想跳跃,而且以前家里放养,课余写完作业就没事儿了,很无聊,所以脑子里什么想法都有,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你呢?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周存安平淡道,“我没你悠闲,课外班很多。”

“哪些课外班?”

“各种各样,都忘得差不多了,不过有一个印象挺深刻。”

“?”

“提高情商的。”

阮楠思绪跳跃到他和人相处时的几幕,表情认真,“你这种程度给不给退学费?”

周存安乐不可支,“不骗你,我还有获奖了。”

“……”听起来很不靠谱。

阮楠点开了电影。

电影是一部女主视角的历史文艺片,影片背景位于二十世纪初的外国。女主希拉跟随改嫁的母亲住进继父的庄园里,母亲是个落魄贵族,无时无刻不在维持着自己的体面,也试图把天性活泼的女儿打造成一个不苟言笑的淑女。

周存安靠在布艺沙发上,心不在焉看了会儿。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他高一,搬去海市没几个月。还没来得及了解这座城市,就开始一波接着一波和从未见过面的人打交道,辗转陌生叔伯以及新学校校领导的饭桌间,时不时就亲人推搡起来,寄予厚望他讲几句震惊四座的发言,或者展现出些预测未来的智慧。

对一个学生来说,获得别人好感无外乎是亮眼的成绩或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天赋。周存安都沾边,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妈给他报的情商班的加持,总能哄得大人笑得眉眼不见,但时间久了也腻味。

有次他烦了,告诉郑清禾他不能鉴往知来,只知道明天阿姨做豆腐炒白菜。

第二天,他最喜欢的豆腐白菜消失了。之后也再没出现过。

那段时间是郑清禾如日中天,眼睛里揉不得一点他撒的沙子,周存安被爱护,又被利用,极为分裂。后来在学校看见了影片里的女主,总有些自我观照同病相怜的意味,尤其女主还没他孬。

“她逃跑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带点珠宝走?”阮楠喃喃,“之后会好过一点。”

“自尊心作祟吧,那些是她妈买的,她不想沾上她的钱,”周存安无波无澜点评。

剧情对他变得寡淡无味。

周存安在成年前没有过叛逆期,还算本分地等到成年后夺过自主权,不喜欢的事他不会让自己受一辈子,难受一阵子也就过来了。现在他想做的都做了,他想要的,也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

房里关着灯和窗,只有影片发出的朦胧光亮。周存安略微侧身,抬手摸着阮楠蓬松的发顶,阮楠看得很入神,窝在沙发里眼睛映着光,如同连片树影吐纳的明月,摇曳在阴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