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转校(2 / 2)

,最后也放弃了这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在斯塔克先生的打趣和我的注视中落荒而逃。只是我被按头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从此再也没能成功地在十一点后踏出过房间。

而随着重点问题解决后,有一件事被波兹小姐提上了日程:上学。

我第一次从她口中听见这句话的时候,一时间有点恍惚,是哦,按照常理来说我还需要上学的……

这并不怪我没有这个意识,真的。我正常接受义务教育是在九岁以前,而九岁之后的日常就正式脱离了轨道,虽然也有过在学校上学的经历,但更多时候是今天跟着彼得学一点,明天跟着斯塔克先生学一点,后天也许是章鱼博士,大后天又回到学校接受启蒙教育,断层十分严重,后期我就自觉忽视了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波兹小姐突然提起想让我就读高中的话。

斯塔克先生显然也没想到这一层,一边吐槽天才并不需要按部就班,然后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改了口风:“你需要跟同龄段的孩子相处,起码学习一部分品质,当然不是话唠,起码改掉你的说话调调。”

斯塔克先生说:“每次我都以为我是在跟上个世纪的老太太聊天blablabla。”

“因为我确实是从上个世纪回来的?”我不太开心地说。

“布鲁克林!”斯塔克先生强调,“你知道布鲁克林人是怎么说话的么?”

我努力争辩:“我知道美国队长是怎么说话的!”

斯塔克先生干笑了声:“哈,现在破案了。爱丽丝,你需要队长的签名照么?”

我想,我可以,但我有。我坚决地摇摇头,不给对方继续嘲笑我的话头。

上学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身份证件很快办了下来,高中是转去了离这不远的中城高中,下周进行学力测试之后就能插班入学了。我总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在这之后复仇者联盟似乎有什么集体任务,斯塔克先生把事务都交给了波兹小姐,只能从短讯和新闻报道才能捕捉他的踪迹。

我的重心放在了补习上,也就忘了追究之前的那一丝熟悉感从何而来。以至于以文学低空飞过及格线,其他学科满分的成绩得到校长的满口赞扬,让我插班高等课程,站在台前自我介绍时对上了某双熟悉的棕色眼睛时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彼得的高中啊!

他抬头看清是谁的时候表情并不惊异,是那种熟悉的纠结,我又想起那天他说的联系论,反而是自己表情比较诧异,话卡在嘴边半天没说出个半音节。

老师看了眼我,又看了眼台下的彼得:“你们认识?”

“见过。”我回过神来,谨慎地回答,挺直了背,这次准备好的自我介绍终于能流畅地说了出来。期间有人起哄问我满十三没有,又被老师镇压了回去。

我如实回答自己是中英混血,照理说发育期会窜个,但不知道是血统原因还是什么,我已经很久没有长高过了,从此对身高尺退避三尺,对外统一声称一米六。

我看见坐在彼得旁边的一个男生用手肘碰了碰他,挤眉弄眼,满脸写着八卦。

他也用手肘推了回去,急急收拾书包,空出旁边一个位置。好在他们坐的比较靠前,人挺少,我得以坐下,掏出书压低声音说:“我没想到转到跟你一个班。”

他也小小声地说:“我也没想到……”

他飞快展露一个笑容:“但是欢迎你回到学校。”

他的朋友也探过一个头:“我也代表其他人欢迎你,呃……!”

被一个手肘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