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2 / 4)

风波起 雨淬竹 3536 字 11个月前

了。”

陆简问道:“关于让你当主持那人,你还知道什么?”

“我之后就没再见过他。”

沈浪追问:“那么其他人呢?”

主持回答:“也有与你们一般打扮的人会来此借宿。至于何时来何时去,不是我们这些出家人应该过多过问的。”

两人见主持所知果然有限,加之天色已亮,也不多留,告辞离开。陆简出了寺门,往前走了几步,回望光音寺,突然叹了口气。

“这主持还说别人。为了一时安饱,不听、不闻、不问,甚至自欺欺人。神迹?佛祖显灵?所以人就直接消失,下了地狱?我还从未听过这等事。”

沈浪拍了拍他的肩,道:“走吧。他只是为了活着。”

“去哪?咱们问了半天,那位可什么都不知道。”

沈浪笑道:“也不算什么都不知道。” 沈浪分析,十年前的时机太过巧合,主持所言离家逃走那人或许并不是逃走,而是落入了影阁之手。

二人将所知的另几处入口也查了个遍,果然也都被封住了,所有影阁有关人员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沈、陆二人在县城里问了一圈,终于找到失踪之人的住处。但那人的母亲早已过世,房子也破烂不堪。据说曾有一老渔夫与母子二人颇有交情。不过那渔夫常年以打鱼为生,行踪飘忽不定,无人知道他究竟哪一天会在哪里。

他们只得沿着河岸边走边问,从城内一直寻到城外,直到日头渐垂,除了芦苇也看到过几只渔船几位渔夫,却都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位。

搜寻无果,连沈浪心中都有几分焦躁。

城外安静冷清,反观城内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茹玉姑娘未再出现以及水月舫的突然关门,除了熟客的一声惋惜之外,也只是增加了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再无更多波澜。反正这地方从来不缺会唱曲儿的貌美姑娘,也不缺逍遥快活的好去处。这厢旧人离去,那厢新人又来,兜兜转转,去去来来,不变的是这热闹的光景。

一如这江湖。或善或恶,为名为利,纷争不断,可这江湖又何曾在乎过谁?纵一时之璀璨,然后呢?为这片刻光辉付出所有,又值得吗?

“也不知道那人会在哪钓鱼。”陆简边说边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扔向水面,石头溅起三朵水花,慢慢沉入水底。

沈浪这才收回思绪,暗自摇摇头,许久未这样了,果然没有那丫头在耳边吵闹,自己又有当初孤身一人时的心态。

陆简继续道:“十多年前正是光音寺和石镜山庄建造的时候,肯定很缺人手,怎么会只失踪了一人?”

沈浪道:“恐怕其他人都是他们从别处带来的。这就更说明了失踪那位的不俗,不然他们也不会冒着暴露的危险,将他劫去。”

正分析间,芦苇丛间遥遥传出一个声音:“十多年前?你们说的是吴江那小子?”

沈浪闻声望去,这才惊觉芦苇丛间正坐着一位渔夫,他身着蓑衣,几与整个芦苇丛融为一体。让沈浪诧异的是,他和陆简先前都未察觉此处还有别人,尤其他还判断出这位老者并不会武功。这是何等的心境,竟能心无波澜以致与身周和谐一致。

老者察觉到沈浪的惊异,笑道:“心不定,则鱼难钓。”

沈浪诧异的不止这一点,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小,尤其是陆简还扔了一块石头时,老者都未出言阻止,反倒是说到失踪的吴江才开口说话,料想这人定是他们正寻找的那位渔夫。陆简显然也想到了这点,问道:“敢问老人家可认识吴江?”

“不仅认识。我年老无子,与那小子投缘,一直将他当半个儿子看,谁知……”沈浪和陆简静静等着,果然老者叹了口气,继续道,“也有十多年了,他那时也与你们一般大。他人虽年轻,手艺却颇好,那木匠活做的,当真没话说,尤其是荷花,雕得如同真的一般。”

沈浪心知便是这雕花的手艺害了他。

老者接着说:“可是他娘身体不好,所挣的钱全花在了买药治病上,所以一直没有姑娘愿意跟他。便就是那天,他突然找到我,说有一大户人家找他去做活,许诺完工后会给他一大笔钱,到时他不仅有钱买药,还能娶妻,也好让他娘放心,省得总念叨。他当时笑得满面红光,我虽也替他高兴,却也不由不担心,这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他呀,就一点不好,打定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请我帮忙在他不在的日子照顾他娘亲,得了钱回来就请我喝酒。但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

沈浪问:“那您老可知他去了哪?”

老者手指西方道:“我只知道他是往那片林子走的。那林子怪得很。他许久未归后我也托人找过,可那些人进去后都迷了路,几天后都不知怎么出来的,而且都未见到吴江。再然后就没人愿意帮我找了,都说他不想受母亲拖累,自己跑了。全都是瞎说,我了解那小子,他不会抛下他母亲的。”

沈浪和陆简对视一眼,有了决断。

那老者似乎也看出了他们的决定,劝道:“我劝你们还是不要打那户人家的主意。在吴江他娘亲伤心过世后,我也去过那林子。那里怪得很,我也不知自己怎么出来的。不过我们这些人还好,我曾见过与你们打扮相仿同样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