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原以为京畿道的干旱,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长安城粮食的价格,一直没怎么涨过。
经过调查,一切根源都在太子身上。
同时。
最近半年来,世家发现他们家族积攒下来的铜钱,莫名其妙的消耗不少。
家里多了很多奢侈的小玩意。
往往这些小东西,价值都颇为不菲。更要命的是他们享受惯了,顶级的东西要是他们没享受,总感觉浑身难受。
奢侈的享受过后,他们急需卖掉所囤积的粮食,继续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
却不曾想长安的粮食价格,一直维持在不高不低的价格。
他们眼巴巴看着旱灾,却不能大捞一把,别提内心有多么的憋屈。
幸亏食盐的价格,在其它州道还算比较坚挺。毕竟李承乾的食盐产量,满足京畿道与都畿道后,全部给五大豪商外销到岭南一带。
经过盘算后,六大世家发现粮食并不能提供巨额利润,他们将目光放在食盐与瓷器上。
......
自打从李承乾府邸回长安,李世民内心深处变得躁动起来。
同时也变得十分的迫切。
尤其他得知朔方城囤积大量粮草后,想要御驾亲征的念头愈发强烈。
禅位之日的耻辱,李世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不将颉利老儿抓回长安,他李世民将在历史上永远被人耻笑。
“来人,召所有宰相来勤政殿议事。同时将李孝恭、李道宗、尉迟恭、程咬金也一同召过来。”
半个时辰后,勤政殿内济济一堂。李世民时期的宰相并不是固定的,实行的是群相制。
固定的宰相有六个,分别是中书省的两个中书令,门下省的两个侍中,以及尚书省的两个仆射。
李世民需要加强哪个方面的力量,就会在其官职后加宰相衔。
譬如现在跟李承乾混的李绩,他就是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
众臣来到勤政殿时,李世民早早的等着他们。皇帝反常的主动,让众臣心里暗自打鼓。
莫非大唐太子又闯了什么祸事?
等人到齐后,李世民也不废话,直言道:
“各位皆是大唐肱骨之臣,朕也就不废话。朕要御驾亲征,北上朔方,消灭东突厥!”
此刻,众臣都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就像要宕机一般,多少有些处理不过来。
皇帝登基都没有满一年,居然想要御驾亲征。
他还以为是当秦王的日子,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胡闹,微臣不同意!!”
魏征在大事方面,还真不含糊。大吼一声吼,他出列道:
“陛下,大唐京畿道旱灾,您不思救灾,怎么要御驾亲征呢?再说,英国公正率大军攻打高昌,实在不宜另起战事。”
杜如晦也出列道:“圣上,玄成说得有道理。再说,您登基一年都未满,实在不宜御驾亲征。”
随着魏征与杜如晦开头,众臣皆起身出列,纷纷反对李世民的御驾亲征。
等众臣讲得差不多,李世民从台阶上走下来,来到大臣们面前道:
“相较于突厥,看不见的敌人才可怕。朕想借此机会行一石二鸟,众爱卿觉得如何?”
李世民见大臣们沉默不语,继续道:“朕之所以如此,还有另一个目的,想让太子监国。一来能让他收收心,二来可以用太子钓钓鱼。”
房玄龄劝着道:“陛下所言有理,但与突厥的战争,终究是灭国之战。轻启战事,是不是有些儿戏?”
萧瑀之前虽然为李渊系宰相,自从孙女萧蔷与太子婚事定下来,他也开始为李世民进言献策:
“陛下,您所言皆有道理。但打战打的是后勤,匆忙之下北上,是不是有些不妥?”
李世民感慨着,高明在朔方囤积大量的粮草。他解释道:
“朕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你们或许不知,太子殿下令人在朔方,开垦出十万亩的良田。所以粮草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
其实李世民没有讲,李承乾令人在朔方,试种了千亩的土豆与玉米。
至于种源,当然是太子从秒杀商城弄的。
一旁的侯君集、程咬金、尉迟恭、李孝恭、李道宗五人,倒是支持灭掉东突厥。
只不过嘛,皇帝最好还是待在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