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五福晋72(1 / 4)

去城郊瞧瞧本地百姓春耕?

四阿哥第一反应自是心动的,今日他正好也闲来无事,去看看也能更好的了解江南地方的民情。

只是,当他刚想应下来突然抬头看到安清和胤祺两人,原本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却硬生生给咽了回去。

这……不太方便吧。

安清见状,立马明白四阿哥的顾虑,出口道:“四哥,要不你让人去问问四嫂,看看她今日可得闲,愿不愿去城外散散心?”

四阿哥听到这话,眼前不由一亮,随即转身对身边的小太监说道:“苏培盛,你跑一趟去问问福晋,快去快回。”

安清本来对四阿哥身边那小太监并未多在意,但当听到‘苏培盛’这个名字时,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吼~原来他就是后世影视剧中,雍正身边那大名鼎鼎的‘苏妃’啊。

苏培盛被五福晋突然看过来的殷切目光,搞得一头雾水,同时也不由有些忐忑,他之前好像并未得罪过五福晋吧。

不过,他也知这会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忙退下传话去了。

当苏培盛赶到四福晋住处时,四福晋正闲来无事在绣花呢。

“奴才给福晋请安。”苏培盛打了千道。

四福晋抬了抬手,示意他免礼,“怎的这会过来了,是爷有什么事吗?”

苏培盛点了点头,紧接着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遍。

“爷让我来问福晋,看您想不想去城外散散心。”

四福晋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一是她本身也没什么事,出去逛逛也好,第二嘛,她也了解自家爷,能让苏培盛特地跑这一趟,可见他定也是想让自己去的。

安清这边,苏培盛离开后,他们三人这样在园子门口站着也不太像样子,于是胤祺便招呼着四阿哥进了门,还是在屋子里等比较妥当些。

不过,四福晋这边也没耽搁,稍稍收拾下便赶了过来,然后四人便又一起出了门。

安清和四福晋坐在马车上,胤祺和四阿哥两人则是在外面骑马。

说来也是巧了,他们一行人刚出了行宫,便在外面碰上了出来撒欢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一听说他们要去城郊,立马嚷嚷着要加入其中。

就这样,原本的两人游变成六人,再加上他们各自身边跟着伺候的人,呼啦啦的十几l二十来号人,瞧着确实还挺唬人的。

一行人没多久便出了城,马车从官道慢慢驶进了乡间的小道,眼前的景象也从繁华热闹的苏州城,变成了空气中泥土混合着青草香气、春意盎然的田间乡野。

今个也是赶巧了,恰好是农历的春分。

民间有句农谚叫,春分春分,犁耙乱纷纷,由此可见这会是春耕最繁忙的时候。

而苏州这边也是分为旱田和水田,旱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恰好此时是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的快速生长阶段,所以也便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

水田

区种植自是水稻,这会恰好是早稻插秧的时候,乡野地间满是百姓们忙碌的声音。

马车上,安清和四福晋掀着一侧的车帘往外面瞧。

这样的场景对于安清来说则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对四福晋却很是新奇。”

“五弟妹,他们那就是插秧吗?“四福晋瞧着那些农人戴着草帽,卷着裤腿在水田中弯腰忙活着什么。

安清笑着回道:“对啊,这就是插秧。”

四福晋轻点了点头,但随即不知看到了什么,突然‘咦’了一声。

安清闻声望过去,问:“怎么了,四嫂?”

四福晋指着外面,疑惑道:“他们插秧为什么要倒着走啊?”

难道不怕摔吗?

而且他们脚下还是水田,这样走想必也不方便吧。

安清一听是这个问题,先是笑了笑,随即故作高深莫测道:“四嫂,你有没有听过一首唐朝布袋和尚的那首《插秧诗》?”

四福晋摇了摇头。

安清也没卖关子,直接念出了那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倒退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就非常形象描绘出了插秧季节一幅乡村田野间农耕文化的生动场景。

心地清净方为道,倒退原来是向前。

四福晋在心里喃喃了起来,隐隐似有些明了了,但却好像又没明白什么。

难道百姓们种地还要悟道?

安清见四福晋努力理解却还是很茫然的样子,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好啦,好啦,不逗你了,四嫂。”

其实,百姓们倒着插秧是为了防止踩到刚插到的秧苗,还是为了确保有参照物,这样栽出来的秧苗才能成一条直线。

而且除此之外,倒着插秧还能把栽秧者的脚印填平,这样就不致于让水田出现高一波、低一波的情况,从而也不会影响秧苗的生根,影响秧田的保水率。

四福晋一听安清是在故意逗她,先是嗔怪地瞪了她一眼,随即听到她解释的原因,瞬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只是,她还没得来及说什么,马车外突然传来了十阿哥的声音,“哦~原来是因为这样啊。”

安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