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王之忍(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515 字 8个月前

在辽水岸边巡视一番,感受了辽东大地的苍莽辽阔,李二陛下便策骑率领一众文武返回营地。

宽敞的大帐就驻扎在辽水西岸不足十里之处,完全将辽水东侧的高句丽军队视若无物,事实上,唐军倒巴不得高句丽军队出来偷营,毕竟龟缩在城池之中的敌人很是难啃,可若是野战,敌人完全不是对手……

回到中军大帐,李二陛下在随军内侍的服侍下脱去身上的铠甲战袍,内里的中衣居然有一些汗湿。在水盆中濯洗一番手脸,又用湿帕子擦拭干净,这才坐到座位上,喝了一口茶水,长长的吁出一口气。

到底是年纪大了,这两年身子衰竭得厉害……

一众文物在下首坐了,张亮问道:“陛下,何时发动总攻?”

李二陛下又饮了一口茶水,沉声道:“不急,待到卢国公所部运动至远东城后方,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稳住阵脚之后,一举攻克远东城,取得开战之首胜,震慑敌寇!”

众人了然。

虽然东征之关键在于行军速度,一旦被拖住就很容易陷入被动,甚至重蹈前隋之覆辙。但这两日降下雨水之后,辽水河面暴涨、水流湍急,给渡河带来一些困难,很可能半渡之时遭遇远东城敌军的狙击,伤亡必定惨重。

还不如等上两日,稳固跟脚之后,一鼓而定,更加保险。

毕竟算是大军的首战,对于军心士气太过重要,宁可慢一点,亦要确保万无一失。

正在话,忽然见到率领麾下突厥本部随军出征的阿史那思摩急匆匆而来,急声道:“陛下,长安急信!”

李二陛下面容一沉,伸手道:“呈上来!”

自己才离开长安一个多月,事先对于诸般事务都已经有了妥善之安排,骤然有急信送抵军中,必然是出了什么大事,太子难以决断。

“诺。”

阿史那思摩快步上前,微微躬身,两手将信信封呈给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结果信封,先看了看上面的火漆完好,印鉴完整,这才从怀中掏出一柄巧的银刀,将火漆挑开,取出内里的信笺。

一目十行的看完,顿时一股怒气自胸腹之中升起,一掌排在身边的案几上,嗔目怒叱道:“当真是狗胆包!朕不在长安,难道就没有王法律例约束,可以胡作非为了么?简直岂有此理!”

大帐里数位文武噤若寒蝉。

李二陛下本就征战多年,一身勇武之气并未因近些年居于深宫而有所稍减,此刻身在军伍,周围刀枪剑戟林立,愈发增添了几分威势,这般怒火迸发之下,那股子郡王之气弥漫开来,令人心头一震,倍感压力。

李绩忙问道:“陛下,不知长安发生何事?”

李二陛下面呈怒色,将信笺递给李绩,冷声道:“你自己看看这帮子混账东西,都做下了何等狂悖之事!”

李绩结果信笺,快速看过,然后递给身边的尉迟恭,面容严肃。

众人一一传阅,最终由诸遂良心翼翼的将信笺折叠,塞进信封之中,放在李二陛下身边的案几上。

李二陛下怒道:“玄武门那是何等险要之所在?平素就算飞过去一只鸟,都要使得守城军卒严阵以待,他柴哲威居然悍然纵火烧毁帐册,不仅无视朝廷之法度,更将玄武门之安危视若等闲,使得整个长安城都震荡不休,简直该死!”

从皇帝口中出“该死”这样的话语,那就代表事态的严重程度已经无以复加……

李绩想了想,道:“陛下息怒。左屯卫军营之中失火,柴哲威的确在责难逃。不过太子殿下的信笺之中也已明,并未有任何人证物证能够佐证是柴哲威故意纵火……虽然失火乃是事实,但是故意与无意,期间却差地别。微臣以为,还是应当等朝廷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出台之后,再讨论对柴哲威之处罚不迟。”

李二陛下心想哪那么多的巧合?前脚朝廷派人去稽查账册,结果账册未等稽查完毕就失了火,一把火将所有的账册烧得干干净净,半点证据都没留下……

心中忽然一动,扭头蹙眉看向李绩。

四目相对,李绩微微颔首。

李二陛下眉心越蹙越深,若有所思……

大帐里安静下来。

良久,李二陛下方才婆娑着茶杯,缓缓道:“懋功之言在理,是朕有些冲动了。朝堂之上,牵涉众多,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深远,是应该稳妥为上,不能急于处置。登善替朕草拟一份书信,叮嘱太子不可动摇长安之稳定,要仔细调查左屯卫失火一案,不得鲁莽疏忽。”

“登善”是诸遂良的字,诸遂良被李二陛下带在身边来到辽东,更多是被当作一个行军书记……

“诺。”

诸遂良赶紧应下,然后立即起身,来到一侧的书案前研磨铺纸,执笔一挥而就。

这样一份书信,其中之火候意味,对于才华卓绝的诸遂良来自然毫无难度……

然后吹干墨迹,交给李二陛下御览。

李二陛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信中既有敲打之意,让太子莫要依仗监国之权便骄纵恣意,亦有暗中提点不得贸然处置柴哲威,致使长安局势动荡、进而影响整个关汁…

看过之后,略微颔首,便加盖了印玺,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