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2)

女研究员的话一出,顿时有不少沉思的官员纷纷侧头,把目光投向她,好奇她为什么要说“召集群众的力量”这样的话。

见到大佬们都没有反驳她的提议,女研究员壮着胆子说道:“我们先划出一条专供洪水流通的线路,除了主流还会有数之不尽的支流。”

“支流直通主流,主流把洪水都疏导到别的地方,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雨水确实不会按照我们划分的线路来下雨,但我们可以召集群众们帮忙抽水,把落到支流以外的雨水,抽到支流,保持低水位的样子,减少物资损失。”

“除了抽水之外,还可以搭建帆布雨棚,把天上的雨水引导到各条支流,减少落到地面的雨水。”

说到这,女研究员解释道:“我希望群众可以在不危及性命的情况下,参与到对抗天灾的事件中。”

“西森省大地震的时候,我们提前转移群众,所以无一人伤亡。超级台风来了,我们也照样转移了群众,使得他们安全避开了灾难。”

“我觉得这么做是正确的,但我认为群众缺乏对天灾真正破坏力的认知,他们被保护得很好,哪怕他们看到了三维模拟动画,看到了灾难破坏后的画面。”

“但是,他们都不曾跟天灾有过正面对抗,因此,我认为这次的‘大暴雨’或许是个机会,让群众直面真正的天灾。”

女研究员的这番话,是她的肺腑之言。她的工作是负责整理和录入水蓝星给的各国天灾全息投影。

在昨天的会议上,水蓝星突然现身,还投放了南印岛国灾难全过程的全息投影,而她当时也在场。

全息投影跟平面的录像不同的一点,是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深刻。

因此,遇到真正的全息投影时,她被震撼到了!地震时无数的楼房坍塌,许多石头砸落到她的头上,整个画面剧烈地左右摇晃,产生了人站不稳的错觉,她当场就腿软了。

海啸时巨浪席卷而来,夹带了许多茅草、砂石冲过来,她甚至有种被海浪裹挟着流动的错觉。

也就是那一刻,她才意识到,真正的天灾跟录像是不一样的。录像永远无法带出那种窒息般的幻觉。

同时,她作为追踪“风信子”的其中一名研究员,也是亲眼见证了超级台风的速度打破了人类预想的数值的那一刻。

两厢结合之下,女研究员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所有地绕国的群众,包括她自己,都没有对天灾的破坏力,有深刻直观的认知。

最初的人类被“火”烫过、烧过,才会产生“火能伤人”的教训,从而规范地使用火来烹饪食物、焚烧煤炭取暖等造福人类的方法。

同时,还会伴随着“禁止明火”、“易燃”之类的警惕词,加深人类对“火”破坏力的畏惧感,使得人类不会对“火”产生轻视。

如今,地绕国的群众也是同样的情况,他们避开了大地震、避开超级台风,对于天灾的意识不够深刻。

国外的天灾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被保护的很好地绕国群众又很难感同身受,会误以为是国外没有预警才会这么惨,而不是天灾的威力强大。

这次的“大暴雨”天灾,比起其他的自然灾害,属于比较“温和”的一种了,只要不演变成洪涝灾难,对于地绕国的群众来说,还是挺好的一次天灾体验。

女研究员的话,让在场的官员都很诧异,同时也引发他们深思。

看见场面安静下来了,女研究员迟疑了一下,决定还是安静地坐回椅子。该说的话,她都说了,接下来要怎么安排,那就不是她应该干涉的了。

在场的官员们对于女研究员的提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部分人认为“治水”这个提议风险很大,比只撤离低楼层群众的提议还要不合适。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转移群众的路子走不通,时间真的太紧了,用“治水”的方针或许是最优的解决办法。

双方持有的观点都有理有据,一时之间,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还是由钦承华抬手制止了这场争论。

他并没有立马做出决定,而是看向了胡志广院长的方向,“胡院长,你认为‘治水’这个建议,可行性高吗?”

“理论上是可行,但没有实验数据的情况,我不能给出准确的答复。”胡志广认为“治水”的这个提议,还挺有意思的,就是实施起来的难度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而,他只能给出不确定的答案。

“如果给时间做试验的话,需要多长时间?”钦承华认为现阶段,既然没有更合适的方案,那就先做试验,得出的数据可行,那就试点规划泄洪路线。

胡志广回答道:“两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