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敏也无奈:“这中间的关系,他是不明白,你们说不通,可以找小雅去说。”
在农村里人眼,城里任何一个机关的普通干部都是了不起的官了,范彦清还是个科长,打出分管瓷窖口的幌子,常海亮和夏栋梁就会胆怵。
公事说完,祝晓敏再问厂里其余的情况。
这几年,总厂因为分厂这里打开的销路和配置的机器,生产是有计划的逐步扩大,虽然有磕磕绊绊,倒是也没有什么大事。
杨俊清无奈说:“好些职工知道战国他们跟着白厂长来了京城,都眼红得很,有过几次跑来找我,说都是同批进厂的工人,凭什么他们能来分厂,还说白厂长徇私,只用自己人。”
祝晓敏好笑:“总厂的规模和生产量都远远超过分厂,年底奖金也不低,怎么还有人抢着来分厂?”
黄小娟摇头:“他们说,分厂是在城里,还是京城,当然比总厂强,还有人嚷嚷,说凭什么他们给分厂干活儿,却要和总厂领工资,那是他们的血汗钱。后来是我拿了每月发工资的帐本给他们看了,这才闭嘴,可是很快又问,他们在分厂,是不是挣的比总厂要多?”
祝晓敏无奈:“虽然是乡办企业,但是工人工资国家都有标准,除去桂花、战国几个升了职,涨了些工资,别的人还不是一样?”
黄小娟点头:“是啊,何况他们也不看看,从战国他们来京城,根本没有时间回村里去,他们在村里都有老婆孩子要管,哪里能走开。”
杨俊清无奈:“可唐宋他们来了之后,他们又闹一场。”
祝晓敏也微微摇头:“唐宋他们孩子小,这几年只要看着就好,回头上学都成问题,有孩子大了的,根本没有办法在京城找到学校,要怎么办?”
黄小娟叹气:“他们哪里在乎孩子能不能上学,最好都能进厂挣钱。”
这倒也是!
祝晓敏想一想笑:“下次再说,让他们找白厂长理论去。”
谁敢啊?
几个人都忍不住好笑。
笑一会儿,杨俊清又说:“知青回城的政策下来了,有之前厂长说的那番话,厂里几个知青的情绪倒是很稳,没有招工的几个知青已经在办回城的手续,听说为了这个,曹丽清和白志儒天天吵架。”
黄小娟补充:“还有聂一飞,和钱壮寡妇打了好几架了。”
祝晓敏忍不住笑一下,先问杨俊清问:“曹丽清和白志儒,是为了去哪里的事情?”
知青回城的政策,有两条限制,一是已经参加正式招工的没有回城资格,一是在村里结婚的不能回城。
而曹丽清和白志儒虽然结婚,可找的是知青,按政策都可以回城,夫妻两个选两人任一人的原藉。
杨俊清点头:“曹丽清是省城人,她觉得去龙城发展的空间大,白志儒家在县城,可是他家里在县城有些人脉,更好找工作。”
祝晓敏点点头:“两个人都有道理。”只是这件事外人没有办法给意见,也只是听听,转向黄小娟问,“是聂一飞想离婚吧?”
一样是结婚,聂一飞找的是村里人,没有回城的资格,除非他离婚。
黄小娟点头:“是啊,只是钱壮寡妇怎么肯答应,他提几次,两人就打了几架。”说完顿一顿,又说,“石美君已经回城了。”
祝晓敏讶异:“石美君?”话说出来,又一下子想通,点头说,“嗯,当初她劳改,聂一飞单方面递申请,组织已经批准离婚,只是怎么会这么快。”
要知道,虽然下乡知青回城的政策已经出来,可是刚开始审查很严,这项工作直到拖到八二年才算结束。
可这才几个月,石美君居然就已经办完手续。
黄小娟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也是一脸的无奈:“从年初政策出来,她就去找了下乡办,当初她离婚的事,下乡办也是经手的,都不用去查,唯一有问题的是她的孩子。”
政策除非是夫妻双方都是知青回城,否则孩子户口敢难进城。
祝晓敏点点头:“她那好几个儿子,我记着她还怀着一个。”
黄小娟点头:“她直接签字说放弃孩子,包括肚子里的,所以,等到孩子生出来,还没等坐完月子就偷偷走了。”
祝晓敏问:“已经生了?她不带孩子,把孩子留在钱壮寡妇家?”
“她六月底生的,三胞胎,又都是儿子,她说聂一飞是孩子爹,她一个都不带,全丢给了聂一飞,。”黄小娟说着,忍不住抽了抽的唇角,“我就说,怎么肚子那么大。”
三胞胎?
祝晓敏惊的手里的杯子差点砸了。
苗诗文讶异:“怎么她的手续办这么快?”
黄小娟无奈又好笑:“她先找的下乡办,之后找大队部盖章,又去找公社,挺着个大肚子,又哭又闹的,搞得所有的人头疼,刚好她的条件除了孩子也没有别的限制,她又自己说了不要,就只能给她办了,等我们厂里的人知道,她人都走了两天了。”
李文泽也无奈摇头:“这些年,她从来不参加劳动,一胎接一胎的生孩子,每年虽然没有工分,可是那些人头粮,她和那些孩子就分去不少,不管是下乡办还是大队,都是看到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