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4 / 6)

死 。 此地的知县已经空缺一年有余了 。

主官空缺一年有余 , 上虞的混乱可想而知 ; 这时候推人去当官 , 绝不是拙举 ,

而是直接送进了火坑 。

海刚峰翻过兵部的邸报 , 当然知道沿海那近乎于一败涂地的局势 。 于是沉默片刻 , 朝世子拱一拱手 :

“...... 世子的话 , 在下都记得了 。 但请恕我不敬 , 要冒昧问世子几个疑问 。“

穆祺微笑 :“ 先生请说 , 在下知无不言 。“

海刚峰道 :“ 敢问世子 , 是在什么时候盯上的上虞县 ?“

穆祺道 :“ 两年以前 。“

两年来 , 他搜集消息安插人手 , 各项方案推演至今 , 仍旧不得要领 。 直到今天石破天惊 , 送来了破局的关键 。

海刚峰又道 :“ 一个小小县令 , 穆国公府应该是唾手可办 , 世子为何拖延到现在 7“

“ 敢问是何难处 ?“

“ 数年前的倭寇之乱虽然平息 , 但余波所及 , 江浙地方从来就没有安静过 。 “ 程祺缓缓道 :“ 因为朝廷与地方的种种掣肘 , 安插在沿海的间谍 、 暗探 、 走私商贩不计数 , 更能收买官吏 , 曲为庇护 ; 有些行迹诡秘的倭人 , 甚至还捐纳有国朝的官身 , 手持衙门的令牌招摇过市 ! 这样复杂的局势 , 寻常的地方官去了 , 要么同流合污 , 汶灏

一气 ; 要么便束手束脚 , 被架在半空 ; 若是查得深了 , 怕不是还有性命之忧 。“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 , 逻辑缠密 , 哪里有先前传闻中颠公的半分影子 ? 海刚峰不觉沉默了片刻 。 不过 , 他并不在乎所谓 “ 性命之忧 “, 所认真关注的 , 却是穆国公世子言辞中沿海近乎糜烂崩溃的境地 。

穆国公世子说自己预备两年有余 , 看来绝非虚言 。 仅仅从兵部的公文邸报里 ,

决计看不到这样触目惊心的现实 。

海刚峰默然了 。

“ 贾谊治安疏中说 , 天下明明已经危如累卵 , 但察觉到的人却寥寥可数 ; 大多数人获愚或诡 , 不过清歌于漏舟之上而已 。 如今的江南 , 大致也是这么个局面 。 “ 穆祺道 : “ 上贪下愚 , 土崩鱼烂 ; 有门路的随波逐流 , 与倭人大搞走私 ; 没门路的潜身缩首 , 苟图衣食 。 整个局面是文恬武嬉 , 一潭死水 , 非得拖到大厦倾颓 、 生灵涂炭的地步不可 。 面对这样的境地 , 必得有人精诚于心 , 一往无前 , 先在江浙打开局面 。“

历史上倭寇之乱蔓延东南 , 数年不能平息 。 固然有中枢软弱 、 军备涣散的恶果 ; 但沿海官吏望风而逃 , 怯弱如鸡 , 却使得倭寇势如鼎沸 , 完全不可平息 。 而沿海百姓的境遇 , 更是惨到无以复加一一你总不能指望倭寇有什么人性 , 那受害者的遭遇就可愚而知了 。

既然已经知晓这样的结局 , 那也只能救一个是一个 。 哪怕多保全一个县 , 也为将来多薄养一分元气 。 更何况 , 后日倭寇侵略迅速扩大 , 何尝不是由沿海官吏的软弱引诱而来 ?7“ 打得一拳开 , 免得百拳来 “, 设若一拳没有打开 , 反而扑通跪倒 , 摇尾乞怜呢 ? 倭寇来袭时沿海那种山崩地裂的局势 , 简直让人心惊胆寒 !

他必须得挑选一个精钢不能夺其志的人物 , 才能像钉子一样顶住异日山呼海喝的狂潮 !

这样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遮掩 , 非得心甘情愿 、 志同道合不可 。 所以穆祺也毫不伪饰 , 直接交了底 。

海刚峰稍稍动容 , 但还是啄了口气 。

“...... 如果东南真到了这个地步 。 “ 他慢慢道 :“ 以在下微薄之力 , 未必能挽回什么 。 只怕反而会误了大局 。“

不提个人的生死荣辱 , 而只论抗倭的大局 , 那言下之意就很明确了 。

“ 既然是我举荐了先生 , 那当然要负责到底 。“ 穆祺指了指桌上的腰带 :“ 只要先生拿着这条腰带上任 , 那穆国公府在江南的一切力量便听由先生驱使 。 强龙与地头蛇难较胜负 , 但总能让人忌惮一二 。 此外 , 朝中不久之后就会有莫大的变故 , 届时先生若能借力打力 , 定能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 至少至少 , 也能把倭人的间谍们一扫币空 , 不留后患 。

海刚峰一愣 : “ 会有什么变故 7“

若真如穆国公世子所言 , 倭人的探子已经猖狂到可以公然持令牌招摇过市 , 那必然已经是树大根深 , 难以拔除 ; 即使国公府这样的勋贵 , 也很难一扫而光 。 除非 …

… 除非当今皇帝下定决断 , 不惜搅动朝局 , 也要以雷霆之势 , 强力一击 。

但飞玄真君清妙帝君 , 会是这样为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