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要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我们自己……”
听着对方在那里嘀咕着,杨小乐一阵的古怪。
怎么感觉这家伙更像是指导员啊!
“是!”
杨小乐大声地回答了一下。
李强点点头,看了看营地说道:“好了,你们还没吃饭吧,先吃饭,我先回去了。”
打了个招呼,来到边上,翻身上马,骑着马儿就离开了。
等人走了一会,杨小乐看着黑暗中对着谢红林问道:“这排长什么路子啊?”
谢红林看着黑暗中李强离开的背影,说道:“具体的不清楚,我就听说他好像也是知青,比你们来得早。”
听到这话,杨小乐琢磨了一下。
难怪。
知青并不是现在才有的。
早在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口号更是5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也就是说对方应该是55年以后过来的高中甚至是大学生。
不过那时候是在这里组建农场,不属于生产建设兵团。
但是他们组建农场,也是同样要接受部队的训练。
毕竟这里是靠近江边。
现在很多国营农场被合并到了生产建设兵团里,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兵团里的一员。
没有去管他,看着谢红林笑道:“愣着干嘛!不饿吗?吃饭啊?”
听到这话,谢红林一阵的高兴。
“爱军,赶快做饭!”
虽然物资被拉走了大部分,但是单兵口粮还剩下二十份。
对杨小乐来说,这点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对于谢红兵这些人来说已经够多了。
里面至少有二十份肉罐头呢!
一罐都在半斤以上。
其实这物资已经留下不少了,这次一共才拿了接近三百份,是对面十天的口粮。
要是一个连,那都得上千份。
顿时营地里开始热闹了起来。
杨小乐看着冯爱军的动作,笑道:“多放点,别舍不得,等后面我再摸到岛上,顺一点过来。”
“你可别扯了吧!今天都把我们吓死了。”
冯爱军无语地说着,不过还是放了四罐。
随后嘀咕道:“吃一顿饱的再说,后面得省省,可惜碱面不够,不然的话,吃点干的也好!”
杨小乐奇怪了一下:“碱面也没有吗?”
冯爱军一边忙着,一边说道:“对啊!整个生产建设兵团碱面都不够,面发不起来,吃起来又酸又硬,还粘牙。我们都是隔几天吃一次。”
而张明远已经在那里生火了。
这话,勾起了杨小乐的回忆。
以前看到过一个知青回忆录,对方是在团部的商业股里干活,就是为团里购买各种物资。
确实提到了兵团碱面稀缺。
而且团部里买碱面不是跟城里的商业系统购买,而是跟村里购买。
因为碱面是属于国家三类物资,也属于管控的,买不到。
农村也有买碱面的定量,但是农村很少吃面食,碱面用量非常少,于是去了村里找关系,借用村里人的定量来购买。
光买碱面就折腾了一个月。
当时感觉不可能,再怎么也要供应部队啊!
生产建设兵团在这个时期,可是部队的建制,碱面都能没有?
现在感觉还真是这样。
不过现在物资匮乏,不只是碱面,其实什么东西都稀缺。
就拿战马来说,要不是自己偷偷把对方的战马顺了几匹过来,他们整个排只有李强刚刚骑的那一匹马儿。
偌大的北大荒,没有汽车可以,但是没有马儿可不行,出行是真的一点也不方便。
随后将目光看向了正在那里忙活的冯爱军。
他在这里要是没什么事情干的话,不会在这里待得太久。
他记得,因为现在的局势,今年6到8月份,全国各地都开始大量征兵,而且会有一大批的知青入谠。
也有一部分人会进县里。
走之前,他得把冯爱军,和冯雪给安排好了。
至于其他人,那就没办法了。
毕竟每次的名额就那么几个,照顾不过来。
随后又是一阵的头疼。
冯爱军和冯雪两家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很难当兵。
冯爱军还好点。
冯雪是最困难的。
甩开思绪,没有再去想这个问题了。
…………
凤凰屯里,冯雪几人正在那里整理东西。
准备明天出发。
王老二看着两人在那里羡慕地说道:“哎,冯雪,你们怎么运气这么好啊!县文工团居然让你们过去。”
冯雪摇了摇头:“这我也不清楚啊!可能是看了我们档案了吧!我以前是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白子珊从小就会拉小提琴。可能是因为这个吧!”
她也是惊讶了一下。
杨小乐说得居然做到了,真的收到了县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