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祸不单行(1 / 2)

狠人大帝海因里希在把罗拉德派异端摁在地上摩擦摩擦之后准备重新进军法兰西为其母亲神圣罗马帝国凯撒琳阿格妮丝夺取南法三公国。

虽然这位大帝来势汹汹且狮子大张口,但法王腓力和王太后安娜并不担心,在波旁公国的河边法兰西军队和罗斯军团以及北海舰队已经沿河布置好了防御就等海因里希一头扎进来。

海因里希不来硬刚也没有关系,法兰西是防御方所以只要长时间控制海因里希为他母亲宣称的领土就能事实上取得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

海因里希刚刚安抚好惊魂未定的伪教宗马理诺三世就又传来一个坏消息:自查理曼大帝以来就一直不安分的东部边界又出事了,那些被帝国征服的斯拉夫人早就蠢蠢欲动,直到现在又作出了新的实际行动——斯拉夫多神教叛乱。

一个名叫彼得的波美拉尼亚人为了他那愚蠢的异教信仰公然向强大不可阻挡的帝国发起了叛乱。

这个彼得非常狡猾,在帝国和梅克伦堡大酋长国的边界起事这样就可以获得同宗的援助,同时鸡贼的避开勃兰登堡直扑哈弗尔贝格采邑主教瓦尔特的领地。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借助易北河防御可能北上的帝国军队,二是可以引诱勃兰登堡的封建贵族们离开他们的城堡去帮助他们的邻居,这样早就和彼得串通一气的梅克伦堡大酋长巴尔尼姆就会乘虚而入夺回斯拉夫人在帝国控制之下多年的失地勃兰登堡。

这一次彼得的剧本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可怜的勃兰登堡公爵洛塔尔大部分的军队被易北河隔绝,自己家里还被乘虚而入的梅克伦堡大酋长国砸了个稀巴烂。

海因里希本打算驰援勃兰登堡,但在撤到施瓦本公国时和他母亲阿格妮丝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海因里希向他母亲阐述作为帝国皇帝的责任和义务,并声称如果不去救援勃兰登堡今后将无法在封臣面前树立皇帝的权威,因为权力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平白无故的权力也没有平白无故的义务。

阿格妮斯向他的傻儿子解释道:“我的就是你的,我的阿基坦王国就是你的阿基坦王国,而且勃兰登堡公爵鬼话连篇说什么马上就要沦陷于异教徒之手,呵呵谁不知道他有俩强力邻居萨克森和波西米亚啊?这二位可是帝国境内数一数二的诸侯啊。”

海因里希还想说什么被他母亲暴躁的打断了:“你的领土大部分都在帝国的中心法兰克尼亚公国里,而且就算你身为皇帝的权威大损也不要紧,帝国的皇帝是选帝候制度不是世袭的,明显还是世袭的阿基坦王国更重要。”

海因里希也不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在被母亲说服之后就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勃兰登堡公爵派来催促皇帝的瓦尔特主教,任凭后者再三催促仍是毫不犹豫的重返阿基坦。

尽管法兰西和帝国在这场战争中仍然还没有真正发生过一次上规模的战役,但在之前的拉锯战中却也互有损耗。

这个时候腓力军队中雇佣兵的缺陷就凸显出来了,相比征召兵来说虽然这些雇佣兵更加精锐但是却无法补充,现在再去基辅罗斯召也来不及了,而且法兰西国库能不能撑住还是两说呢。

海因里希在此消彼长之下实力渐渐超过腓力,按照世人的估计虽然可能神圣罗马帝国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但毕竟法兰西和凶残的罗斯北欧雇佣兵也不是省油的灯。

所以世人预计这场战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海因里希是谁?一代雄主绝非碌碌无为之辈。

在昂古莱姆郡的雅尔纳克城堡之战中海因里希佯装中了法兰西的诱敌深入之计,但是可怜的腓力没有注意到这些冒进的帝国军队都是重步兵而不是历史上中了这计的倒霉蛋的那些前锋骑兵们。

海因里希以重步兵佯装中计深陷重围是为铁砧,轻骑兵和骑士们是为铁锤,当法军准备围歼被团团包围的帝国重步兵的时候神罗铁骑飞踏而来。

如果说帝国重步兵是蛋黄那法兰西人就是蛋壳,而此刻席卷而来的帝国铁骑就是海因里希挥向腓力头上的铁锤。

法兰西人此役受到毁灭性打击,理论上海因里希和腓力都是大国有战略纵深,但不幸的是倒霉的腓力被俘虏了,海因里希就这样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志得意满的海因里希心头仍然有一根刺:他的封臣们极其不满他对勃兰登堡见死不救的行为,虽然在两大强藩萨克森和波西米亚的帮助下镇压了彼得这个狂徒并且斩断了梅克伦堡大酋长国伸向帝国的爪子,但是这本应该是皇帝的义务。

毫无疑问海因里希作为皇帝的权威遭到了打击,封臣们质疑他是否能履行保护附庸的义务。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神圣罗马帝国上一位拥有如此庞大的直属领地的皇帝还得追溯到查理曼大帝时期,帝国诸侯们显然不想让海因里希成为第二个查理曼大帝。

因此海因里希被迫结束了他和他母亲的臣属关系——如果他还想当皇帝的话。

但是海因里希仍然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获益者,他母亲获得了一个王国,毫无疑问这几乎等于他获得了一个王国,尽管这个王国还没有被复辟。

阿格妮丝获得了阿基坦王国法理领地内的绝